李丽婷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妊娠管理加助产护理门诊对疤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管理加助产护理门诊对疤痕子宫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疤痕子宫孕妇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两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采用高危妊娠管理加常规产前门诊,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助产护理门诊。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娩巨大儿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危妊娠管理加助产护理门诊有助于显著改善疤痕子宫孕妇的分娩结局、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丽玲邹文霞潘继红李丽婷李佳梅
- 关键词:高危妊娠管理助产护理门诊疤痕子宫分娩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观察护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将9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观察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169.4±66.8)ml,1例出现产后感染,未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而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283.6±123.6)ml,9例出现产后感染,4例发生新生儿窒息,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1±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有效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产后感染的发生。
- 李丽婷邹文霞何秀玲
- 关键词:妊娠血小板减少观察护理
- 医护人员针刺伤现况调查及防护对策探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名医护人员在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被针刺伤的有关情况,6个月后观察医护人员采取的防护措施。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95份,195名医护人员中有134人发生过针刺伤,发生刺伤率为68.7%。工作年限〈5年的医护人员针刺伤发生率高达87.7%,工作15年以上达66.7%,工作10~15年间的发生率最低,不同工作年限针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28,P〈0.01);护士以回套针帽和取下针头针刺伤发生人次数占刺伤总人次数比例最高,分别为20.4%和19.7%,医生以缝针刺伤所占的比例最高,达35.1%。;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后的上报率只有8.2%;6个月后医生戴手套操作率为80%(20/25),护士只有36.4%(20/55)。结论应加强医护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完善规章制度,树立全面性防护管理理念,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 刘宴伟李丽婷潘继红
- 关键词:医务人员针刺损伤
- 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对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孕期保健的孕妇按门诊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范孕期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不同时间点血清维生素D水平,观察两组孕妇干预前、干预10周后糖脂代谢水平,记录孕妇不同时间点体质量增长情况及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孕周平均体质量增加值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孕16~20周、孕24~28周、孕32~34周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10周后,观察组糖脂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规范的孕期营养指导,可维持较高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改善孕妇糖脂代谢,控制体质量增长,有利于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风险。
- 李丽婷何秀玲邹文霞陈步云
- 关键词:孕期营养指导维生素D糖脂代谢妊娠并发症
- 预见性护理对高龄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6月于我科产检及分娩并进行高危妊娠管理的高龄产妇100例,按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产妇情绪状态,比较两组高龄产妇婴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泌乳量和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预见性护理组婴儿Apgar评分0~3分和4~7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7分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预见性护理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血性恶露时间少于对照组,而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01)。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改善高龄产妇焦虑情绪及分娩结局。
- 黄丽玲周立平邹文霞赵绮梦李丽婷
- 关键词:高龄初产妇护理干预
- 基于认知行为和母婴关系疗法的围产期抑郁预防干预路径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围产期抑郁的预防干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择围产期抑郁轻症患者14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同期在助产专科门诊进行保健咨询与心理健康指导,实验组于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和"母婴关系治疗法"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抑郁症状完全缓解者占61.3%,显著高于对照组(20.5%)(P<0.001);实验组PDSS量表总分和其中5个领域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和其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预防干预路径可有效缓解围产期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
- 周立平邹文霞潘继红李丽婷彭丽黄丽玲蔡文智
- 关键词:干预
- 围产期抑郁预防干预模式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研究围产期抑郁症预防干预模式对家庭养育环境及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轻度围产期抑郁母亲148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妊娠晚期和产后42天进行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和'母婴关系治疗法'的围产期抑郁预防干预,对照组同期在助产专科门诊接受常规的保健咨询与心理健康指导。结果 :实验组母亲的婴儿3月和6月龄时的家庭养育环境、神经心理发育和社会性反应量表总评分和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预防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婴儿家庭养育环境,促进婴儿神经心理的发育和社会性适应行为的发展。
- 周立平张文峰邹文霞彭丽黄丽玲李丽婷林文璇潘继红
- 关键词:预防干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
- 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应用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情绪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116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产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量表(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增加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金红罗曼云李丽婷
- 关键词:综合护理产妇情绪分娩方式
- 围产期产妇产后抑郁与其心理弹性调节及产前感知压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对围产期产妇产后抑郁情况、产前感知压力及心理弹性调节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至6月在本院门诊规律产检和建档的孕妇132例,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资料,应用感知压力量表评估产妇的感知压力,应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产妇心理弹性调节情况,应用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产妇产后1个月的抑郁现状。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产妇产后抑郁评分为(10.36±4.20)分、心理弹性评分为(25.04±5.89)分、产前感知压力评分为(16.34±4.78)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产后抑郁与产前感知压力呈正相关,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均P<0.05)。产妇产前感知压力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大部分产妇产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产前感知压力的增加显著提高产后抑郁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弹性调节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对产妇的心理弹性调节,缓解其感知压力的同时,避免或减少抑郁的发生。
- 李丽婷何秀玲陈步云邹文霞
- 关键词:产后抑郁
- 侧卧位与截石位分娩对初产妇自然分娩会阴裂伤程度和产后出血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观察侧卧位与截石位分娩对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住医院的250例拟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等基本资料匹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采用侧卧位分娩、对照组采用截石位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后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较对照组更轻(P<0.05);观察组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行侧卧位分娩的第二产程时间更短,对会阴裂伤程度影响更小,产后出血量与截石位分娩相当,并未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 李丽婷何秀玲陈步云黄丽玲
- 关键词:初产妇自然分娩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