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秉德

作品数:68 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陕西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30篇小麦
  • 24篇玉米
  • 15篇育性
  • 13篇雌性育性
  • 11篇基因
  • 10篇不育
  • 9篇愈伤
  • 9篇甜玉米
  • 8篇植株
  • 7篇愈伤组织
  • 7篇SSR
  • 7篇雌性不育
  • 6篇幼胚
  • 6篇育种
  • 6篇籽粒
  • 6篇成熟胚
  • 5篇植株再生
  • 4篇多态
  • 4篇染色体
  • 4篇小麦染色体

机构

  • 45篇淮阴师范学院
  • 39篇新疆农业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陕西省科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淮安市农业科...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运城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微山县农业局
  • 1篇淮安市农科院
  • 1篇安徽隆平高科...

作者

  • 66篇窦秉德
  • 18篇侯北伟
  • 17篇杨晋彬
  • 12篇陈莉
  • 12篇张新玲
  • 11篇朱晓滨
  • 9篇曹俊梅
  • 9篇孙其信
  • 8篇刘福霞
  • 8篇徐海风
  • 7篇何晔
  • 6篇张永霞
  • 6篇徐海明
  • 5篇李生强
  • 5篇童婷
  • 5篇罗玉明
  • 5篇许盛宝
  • 5篇王芳
  • 4篇倪中福
  • 4篇解超杰

传媒

  • 12篇淮阴师范学院...
  • 11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农业科技通讯
  • 4篇中国种业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Acta B...
  • 1篇遗传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雌性育性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
发掘与小麦雌性育性紧密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并估算其表型效应。选择遍布基因组的40个多态性标记,对包括小麦雌性不育系的261个小麦品种(系)组成的目标群体使用STRUCT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评估,并利用TASSEL软件的...
窦秉德朱晓滨徐海明侯北伟徐海风杨晋彬童婷
关键词:SSR小麦雌性育性
文献传递
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玉米育种探讨被引量:14
2015年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苞叶较少,穗轴较细,籽粒穗上着生较松、易脱粒,脱水速度较快,满足机收条件;品种抗倒伏倒折、抗病尤其抗青枯;株型紧凑、叶间距大、上部叶片渐小、雄穗分枝少、群体通透性强,表现高产稳产。分析认为引入欧系材料,并采用美系×欧系的杂优组配模式,可能是品种多抗高产且可籽粒机收的遗传生理基础。
郭庆辰白光红刘洪泉吴鹏昊窦秉德
关键词:脱水性抗倒性抗青枯病
普通小麦中一种雌性不育现象的观察被引量:15
2001年
窦秉德张新玲马林冯德江孙其信
关键词:小麦雌性不育胚胎学
利用回交群体对小麦雌性不育基因的SSR标记被引量:6
2005年
对普通小麦新601、雌性不育材料XND126及其BC1群体的育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此组合中雌性不育表现为1对隐性基因的遗传.结合集群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法在亲本间筛选了1 080对微卫星引物,并利用回交群体对小麦雌性不育基因进行了SSR分子标记,确定微卫星引物cfd36标记与雌性不育基因连锁,其遗传距离为13.0 cM.
侯北伟窦秉德李生强杜金昆许盛宝张永霞孙其信
关键词:小麦SSR标记回交群体
干型桃红甜玉米酒的酿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干型桃红甜玉米酒的酿造方法,采用紫红色酿酒甜玉米品种,选用授粉后25天的新鲜玉米果穗,籽粒微波处理冻干去胚,加水匀浆获得甜玉米浆汁;总曲量75-85%的甜玉米浆汁和25-15%碗豆浆汁做为液体培养料,接入经斜...
窦秉德蒋凤杨晋彬刘福霞罗玉明
壮丰安浸种对地膜甜菜幼苗生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用壮丰安 1∶80 0倍液浸甜菜种球 ,使地膜甜菜幼苗的下胚轴缩短 ,增加苗期干物质积累和叶柄干物质积累比率 ;最终使甜菜的根颈缩短 ,青头变小 ,含糖率提高 1.6个百分点 。
章建新窦秉德王维臣陈新红闫晓红
关键词:甜菜壮丰安下胚轴含糖率
不同启动子对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体中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的血凝素基因H5HA的cDNA片段分别与马铃薯GBSS I和甘薯SpoA基因启动子序列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基因转入马铃薯,分别用PCR、Western(印迹杂交和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结果与融合CaMV35S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在马铃薯体内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个重组的H5HA基因在马铃薯薯块中均获得了表达,其表达量最高的是融合GBSS I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最低的是融合SpoA启动子的H5HA重组基因.
黄翠香季勤张云峰徐春窦秉德
关键词:转基因马铃薯启动子
玉米选系与测配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粒收玉米的生产需求及其品种选育所遇到的严峻挑战,本研究以玉米选系和测配为主题,简要回顾了中国近几十年来玉米选系的成就、方法,现状及水平;并从实战性出发试图从选材组材、群体大小、选择方法等角度,对粒收玉米所需的株型、脱水、抗性的选择进行探讨;提出了保障育种目标顺利实现的大群体、高密度、严淘汰的选育策略,并就这种大群体选择策略的组织管理和效益进行了深入探讨;也提出了与育种目标相适应的测配方法。力图与黄淮海及其以北地区的育种同行,共同探讨实现中国粒收玉米育种的突破、促进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可能性。
郭庆辰徐海明余晓山王婉聂桂霞刘鑫窦秉德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测交
高温诱导甜菜高脚苗研究初报被引量:1
2001年
短期高温热激甜菜幼苗研究结果表明 :下胚轴伸长对热激敏感性顺序为子叶露土期 >子叶期 >一对真叶期 ;子叶期 35℃热激 4h对下胚轴伸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不同品种之间对热激的敏感性差异明显 ,新甜 6号较其它品种不敏感。短期高温热激促进一对真叶期前的干物质积累 ,使根系不发达 ;热激促进下胚轴伸长和一对真叶期前的干物质积累 ,壮丰安拌种能抵消此作用 ,并有效防止高脚苗的发生 。
章建新陈新红窦秉德闫小红陈华
关键词:甜菜高温高脚苗下胚轴
小麦种间杂种优势研究: Ⅰ.普通小麦与斯卑尔脱小麦及密穗小麦种间杂种产量和品质优势被引量:14
2002年
以6个普通小麦为母本,5个斯卑尔脱小麦和5个密穗小麦为父本配制6×10种间NCⅡ双列杂交组合,对其杂种F1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麦种间杂种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斯卑尔脱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交组合产量杂种优势平均为109.24%(43.14%~187.96%),单株穗数及千粒重平均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分别达极显著水平和显著水平;密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所配的30个种间杂种的杂种优势为77.19%(-2.18%~143.42%),单株穗数和主穗粒数优势较大且与产量优势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种间杂种的品质指标中籽粒硬度大多降低,但农大3226所配组合均具正向优势,密穗小麦所配种间杂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低于普通小麦.但是种间杂种沉淀值的杂种优势比较普遍.认为,种间杂种的品质性状在一些组合中比普通小麦有所提高.
窦秉德孙其信倪中福吴利民孟凡荣刘保申
关键词:小麦种间杂种优势普通小麦斯卑尔脱小麦密穗小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