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英
作品数:
5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解放军252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解旭东
解放军252医院
刘建辉
解放军252医院
冀凤云
解放军252医院
邵莹晖
解放军252医院
汪明慧
解放军252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卒中
3篇
脑卒中
3篇
老年
3篇
老年脑卒中
3篇
骨质
3篇
骨质疏松
2篇
电图
2篇
肢体
2篇
肢体瘫痪
2篇
卒中患者
2篇
脑卒中患者
2篇
老年脑卒中患...
2篇
骨质疏松症
1篇
代谢
1篇
血清
1篇
预后
1篇
预后相关
1篇
预后相关性
1篇
睡眠
1篇
碳酸钙
机构
4篇
解放军252...
1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5篇
王英
4篇
解旭东
3篇
邵莹晖
3篇
冀凤云
3篇
刘建辉
2篇
汪明慧
1篇
王立娜
1篇
宋聪敏
1篇
齐良爽
1篇
冀风云
1篇
霍彦芬
传媒
2篇
中国实用神经...
1篇
脑与神经疾病...
1篇
现代电生理学...
1篇
世界中医药
年份
1篇
2015
2篇
2006
2篇
2005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分析与预后相关性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肌电图的表现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吉兰-巴雷患者发病后2-3周内进行神经肌电图分析,并均对其进行期限为1年的回访.结果:4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25例为脱髓鞘损害为主,17例为轴索损害为主,19例患者肌电图EMG出现纤颤电位和正锐波.结论:严重的轴索损害(小于正常值低限的20%)、针极肌电图出现广泛的自发电位为影响GBS预后的危险因素.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吉兰-巴雷综合征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聪敏
王英
解旭东
关键词:
GBS
EMG
预后
儿童良性癫痫脑电图与临床追踪观察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良性中央—颞区棘波灶性癫痫(EBCC)的临床发作形式,脑电图(EEG)不同类型的改变,追踪临床、EEG及预后情况。方法:对36例不同年龄、不同发作特点不同发作类型进行清醒自然睡眠或药物诱导睡眠行EEG描记。结果:本组36例临床发作表现多为部分型,EEG特点;其中21例(58%)局限于一侧的中央—颞区,15例(42%)呈双侧基本以一侧为主的中央—颞区为起搏点播散到额顶区,但仍以中央—颞区波幅最高。结论:本病5~10岁为多发年龄,EEG浅睡期阳性率最高。以中央—颞区为主的阵发单个间断或连续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为发作特点。另外用药治疗比未治疗预后要好。
霍彦芬
齐良爽
王立娜
冀风云
王英
关键词:
临床追踪观察
良性癫痫
自然睡眠
部分型
起搏点
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骨密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对其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发病3d以内入院的170例急性期老年脑卒中患者,男93例,女77例。年龄60~84(66±5.9)岁。170例中脑梗死患者儿4例,脑出血患者56例。分别于发病3d内及发病1年后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第1腰椎正位、双侧股骨颈及双侧桡骨远端骨密度。结果发病3d内双侧股骨颈、双侧桡骨骨密度两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病1年后L,、股骨颈(健侧)、股骨颈(患侧)、桡骨(健侧)、桡骨(患侧)骨密度均明显减少,分别为-2.8%(P〈0.001)、-2.5%(P〈0.01)、-10.2%(P〈0.001)、-3.9%(P〈0.001)和-11.3%(P〈0.001)。发病1年后双侧股骨颈、双侧桡骨骨密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均〈O.001)。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骨密度下降,患侧更明显。
解旭东
冀凤云
汪明慧
刘建辉
王英
邵莹晖
关键词:
老年
脑卒中
骨质疏松症
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血清IL-4、IL-6、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70例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EX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患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发病1年后,患者骨吸收指标IL-4、IL-6水平增高,骨形成指标IL-10表达降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患者患侧股骨颈骨密度减低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IL-4、IL-6、IL-10参与了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
解旭东
冀凤云
刘建辉
王英
邵莹晖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脑卒中
细胞因子
鲑鱼降钙素、α维生素D_3与碳酸钙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骨钙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维生素D3与碳酸钙对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骨、钙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共3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鲑鱼降钙素50IU,肌注,1次/周;α维生素D30.25μg,口服,1次/d;碳酸钙0.15g,口服,3次/d;另予抗血小板、神经营养药物、活血化瘀冶疗等,疗程1年。对照组不予鲑鱼降钙素、α维生素D3与碳酸钙,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疗程1年。治疗前后测定血Ca、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尿轻脯氨酸(HOP)、尿Cr。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组的血ALP、BGP及尿HOP/Cr在1年后显著下降(P均〈0.001),血Ca、PTH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脑卒中1年后血ALP、BGP、Ca、PTH及尿HOP/Cr明显升高(P〈0.01~0.001)。两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结论联合应用鲑鱼降钙素、α维生素D3与碳酸钙能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后骨、钙代谢异常。
解旭东
冀凤云
汪明慧
刘建辉
王英
邵莹晖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鲑鱼降钙素
老年
脑卒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