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澍
- 作品数:6 被引量:5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收入分配、劳动分工多重性及其制度创新被引量:4
- 2011年
- 基于纳什合作博弈议价理论,研究劳动分工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多重性发现:当生产者之间的总体生产效率差异过大时,进行分工合作的利益基础会消失,收入差距会达到最大的状态。在分工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取决于高技能生产者的总体优势强度;但分工条件下的收入差距小于自给自足下的收入差距,劳动分工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当生产者各有所长,总体优势相当,是完全"互补型"时,则平分分工产品,高效率与高公平同时实现,是一种最理想的分工经济。结论表明,"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政府应当进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发展制度创新。
- 李敬陈澍
- 关键词:劳动分工收入分配
- 建设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
- 2011年
- 《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市人才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成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实现人才相对拥有量、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领先,接近东部沿海发达省市平均水平。
- 陈澍
- 关键词:人才强市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基于网络分析方法被引量:152
- 2017年
- 本文运用网络分析方法(Network Analysis)研究了2005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动态变化。研究表明:(1)近1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关系日趋增强,贸易网络密度增加,贸易集中化趋势明显,贸易竞争加剧,但贸易互补大于贸易竞争。(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两个重要贸易板块,一是由俄罗斯、中东欧等国家组成的内部型板块;另一个是由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组成的内部与外部贸易关系都比较密切的兼顾型板块。(3)还有一个主要由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组成的贸易互补板块,这一板块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三足鼎立"的贸易竞争局面:第一竞争群体是以俄罗斯为首的石油资源国家;第二群体以印度、新加坡为首;第三群体以中国为首,由部分中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组成。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李敬陈旎万广华陈澍
- 关键词:一带一路网络分析方法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被引量:397
- 2014年
- 本文测度了1978-2012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关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和QAP方法,全新解构了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发现有:(1)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网络具有稳定性和多重叠加性,共存在179个空间关联关系。(2)中国区域经济可分四个功能板块。第一板块是"双向溢出板块",主要由东部发达地区组成;第二板块是"经纪人板块",由具有较强经济增长活力的省份组成;第三板块是"主受益板块",由中西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组成;第四板块是"净受益板块",由中西部落后地区组成。(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具有明显梯度特征。第一板块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将经济增长的动能传给第二板块,第二板块又将动能传给第三和第四板块。(4)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在空间关联上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和"门当户对"特征,地理位置的空间相邻、投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似可以解释50.2%的空间关联。
- 李敬陈澍万广华付陈梅
-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网络分析
- 农村信用社运行绩效与影响因素:西部地区311个样本被引量:15
- 2012年
- 围绕农村信用社"高效、可持续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组织目标,建立了农村信用社运行绩效的评价方法,并基于西部地区311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调查资料,运用排序多元选择模型对农村信用社运行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311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绩效整体处于中偏差的状态,与人力资本结构、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农村信用社的治理结构及运营方式相关的10个变量是影响运行绩效的重要因素。
- 李敬陈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