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续二)被引量:1
- 1992年
- 2.6 Glossifungites痕迹相系Seilacher建立。过去有人把它应用于半固结、固结的底层,也有人把它用来指示全石化的底层,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半固结和固结底层的共同标志。为了澄清这些混乱,Frey和Seilacher又重新定义了Glossifungites痕迹相,把它限定为固结但非石化的底层上的痕迹组合。这样的底层主要由脱水的、粘结的泥质沉积物组成。
- 胡斌王观忠
- 关键词:化石石炭纪
- 浊流、风暴和洪水事件沉积及其伴生的痕迹群落被引量:3
- 1989年
- 浊流、风暴和洪水事件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迄今已有不少重要著作相继发表(如 Crimes,1970、1973、1976;Seilacher,1977、1982;杨式溥,1982、1983、1986;吴贤涛,1982、1985等)。前人工作表明,结合痕迹学研究对判别上述各事件沉积的类型、追踪其形成过程和古环境再造,以及盆地分析和盆地内地层对比等均具重要潜在价值。本文拟据笔者等近几年对豫西和下杨子地区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浊流。
- 胡斌
- 关键词:浊流沉积痕迹学中生代地层盆地分析生物扰动构造盆地沉积
- 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一)被引量:1
- 1992年
- 痕迹相既是岩相古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痕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保存条件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来探讨和分析古代沉积环境的,具有方法简单、可靠程度和精度都比较高的优点,因而在煤田和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痕迹相的概念痕迹相(又称遗迹相)
- 胡斌王观忠
- 关键词: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学
- 川西峨眉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河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群落被引量:15
- 1991年
- 川西峨眉地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可识别出三种不同河流沉积环境的痕迹化石群落:(1)Scoyenia-Rhizoliths痕迹群落,产于上二叠统沙湾组,代表一种炎热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远源曲流河沉积环境;(2)Trichichnus特化痕迹群落,发育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属近海冲积平原上时常干旱且环境条件不稳定的河流沉积环境;(3)Scoyenia-Rusophycus痕迹群落,产自上白垩统夹关组,反映经常干旱和周期性泛滥的内陆河流沉积环境.
- 胡斌吴贤涛潘丽敏
- 关键词:河流晚古生代中生代化石
- 安徽含山中志留世海湾沉积环境中的痕迹化石组合被引量:1
- 1993年
- 安徽含山中志留世坟头组地层中已识别出三种不同沉积环境条件下的痕迹化石组合:(1)Protopaleodictyon(始网迹)组合,由Protopaleodictyon submontanum,Acanthorhaphe sp., Planolites sp. 1和Gordia cf. molassica组成,产生于海湾(河口湾)潮下过渡带环境;(2)Arenicolites(沙蠋迹)组合,包括定形的Arenicolites sp., Skolithos sp.和Thalassinoides sp.以及Planokites sp. 1,并共生无定形的生物扰动潜穴和各种不规则形态的倾斜潜穴,伴生有腕足类的Lingula,腹足类的Orthonota, Hormotoma和Ecculiomphalus以及三叶虫类的Coronocephalus等实体化石,形成了海湾(河口湾)的泥砂质岸滨环境;(3)Chondrites(丛藻迹)组合,以高度分枝潜穴系统Chondrites furcatus和C. arbuscula的富集为特征,含少量Planolites化石,丰度高分异度低,伴生有腕足类的Striispirifer和三叶虫类的Coronocephalus以及瓣鳃类和腹足类等实体化石,代表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海湾潮下带贫氧的底层沉积环境。
- 胡斌王观忠
- 关键词:痕迹化石岩相古地理过渡相
- 川西峨眉晚白垩世夹关期河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群落被引量:18
- 1993年
- 晚白垩世夹关组中的痕迹化石群落至少由12个痕迹属17个痕迹种组成,其中包括5个新痕迹种,即Cystichrtium cuwatitivum,Steinichnus laryus,Paradidymaulichnus emeiertsis,Monmorphichnus lineates和Rusophycus univalvis.这一化石群落主要是无脊椎动物的进食迹、觅食迹、爬迹、停息迹和居住迹,其中多数呈下浮痕和全浮痕保存,并形成于经常干旱的河流环境(大多出现在泛滥平原沉积中).该群落可识别出两个痕迹化石组合,即1) Scoyenia-Steinichnus-Rusophycus组合,它主要产自泛滥平原和漫滩环境;2)Skolithos-Arenicolites组合,它代表一种水道砂坝或曲流砂坝环境.
- 胡斌吴贤涛
- 关键词:痕迹化石古环境晚白垩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