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大小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变化的多中心研究
- 王毅覃军
- 两种抗凝方案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纤溶功能动态变化及意义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两种抗凝方案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封堵术后纤溶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85例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ASD患者随机分为延长低分子肝素(prolong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pLWMH)组及低分子肝素(LWMH)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封堵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2、3、7天及术后第1、3个月血浆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D-D二聚体(D-Dimer)水平。结果封堵术前pLWMH组和LWMH组tPA、D-Dimer无明显差异;术后即刻两组tPA、D-Dimer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均达峰值(P<0.05);术后第1、2天两组tPA、D-Dimer均逐渐下降,仍较术前增加;术后第3天两组tPA、D-Dimer均接近术前水平,pLWMH组高于LWM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论低分子肝素组还是延长低分子肝素组,ASD封堵术后纤溶功能一过性激活,至术后3 d恢复术前水平。
- 王毅覃军黄岚宋耀明耿召华谭开彬林春梅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纤溶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血栓形成及防治现状被引量:5
- 2012年
-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近年来,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已经作为具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封堵术后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成为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
- 王毅覃军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血栓形成抗凝抗血小板
- 不同大小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变化的多中心研究
- 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大小封堵器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ASD患者,按照封堵器大小分为两组,即<15 mm组(n=78)...
- 王毅覃军
- 关键词:封堵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纤溶系统
- 不同大小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变化的多中心研究
- 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ASD)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大小封堵器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成功进行封堵术治疗的ASD患者,按照封堵器大小分...
- 王毅覃军
- 文献传递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探讨
-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房缺)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成功进行了介入封堵术并完成随访的131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封堵术后,随机分为二组,低分子肝素...
- 覃军王毅耿召华宋耀明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探讨
-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结果1、两组IL-6、TNFα封堵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IL-6、TNFα封堵术后即刻均较术前增加(P<0.05),术后第1、2日下降、接近术前水平,术后第3日再次升
- 覃军王毅耿召华宋耀明
- 不同大小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变化的多中心研究
- 王毅覃军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探讨
- <正>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机制。对象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成功进行了介入封堵术并完成随访的131例继发孔型房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封堵术后,随机分为二组,低分子肝素组(L...
- 覃军王毅耿召华宋耀明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纤溶功能
- 文献传递
- 不同大小封堵器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血小板,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活性变化的多中心研究
- 王毅覃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