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珂

作品数:1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艺术

主题

  • 4篇语言
  • 4篇诗学
  • 3篇语言符号
  • 3篇语言符号学
  • 3篇苏曼殊
  • 3篇曼殊
  • 3篇符号学
  • 2篇诗性
  • 2篇文类
  • 2篇交际
  • 2篇古典
  • 2篇古典诗学
  • 2篇古今
  • 2篇《诗学》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艺
  • 1篇当代文艺理论
  • 1篇第一人称
  • 1篇动力学
  • 1篇断片

机构

  • 12篇上海外国语大...

作者

  • 12篇唐珂

传媒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戏剧艺术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英美文学研究...
  • 1篇国际比较文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语言符号学视域下的“诗性”与“散文性”——以中国诗歌古今演变之际的苏曼殊创作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晚清作家苏曼殊的作品凝聚了中国文学转型时期的诸多新变。苏曼殊诗歌的意象周演与典故穿插总是伴随着口语言谈的话语标识,与"散文性"的语法结构结合互动,使其成为检视、反思中国诗歌古今演变的代表者。文章在语言符号学的视域下,从表意系统、修辞机制与话语实践的维度考察"诗"之为"诗"的特性,借由苏曼殊的诗歌创作反思中国诗歌的古今演变,进而探索一种语言学与诗学的汇通。
唐珂
关键词:诗性苏曼殊古今演变语言符号学
“杂文”的语言学诗学之辨——以苏曼殊等民初作家的“杂文”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杂文"之概念在中国文学史上早已有之,它们绝非一种统一的文类或仅以文类大杂烩即可一言以蔽之,更没有绝对的"杂文"与"纯文"存在。语言学诗学的视野使我们能够超越以往假设文学有虚构与非虚构、文学与非文学之畛域的思维成见,进而诉求概念之清晰澄明。返观晚清民初转型之际的中国文学,传统与当代、本土和异域的各种文类符码尤为突出地整合在文本性的动态实践——这种可以自我结构-解构的展演空间和具有创造衍生能力的演绎系统之中,作家个人私语与社会公语多相疏离,作家对文类符码和语言功能的创造性改制由文学常规中脱轨,这些语言在"杂文"中的运用也促进文类规则的演变,引发我们对文类的再思考。
唐珂
关键词:杂文文本性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2018年
在西方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漫长演变过程中,有一条从对文学创作之特质的界说发展为积极有意地为"诗"辩护、辨明的脉络,在"诗"的概念内涵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诗辩者以四种主要的知识论模型和方法论范式——摹仿论、有机论、符号学与新修辞学范式来推演、界定或想象"诗"的特性和价值,这四次主要的范式转换与对"诗"的概念认知的转变并非同步,但存在密切关联,它们见证了西方诗学从古典"创制科学"发展为一门现代人文科学的建构过程。
唐珂
关键词:范式转换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述模式的古今嬗变——一种话语符号学的视角
2017年
在晚清民初文言白话小说与翻译小说互动发展的历史潮流中,作家们逐渐打破第一人称叙述的旧传统,探索人称代词语用功能的革新。以格雷马斯语符学的分析方法,解释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文本其表层言说之下的深层句法和意义生成机制,可以探讨文本中复杂多维的时间系统、话语层次与主体感知。以格雷马斯语符学的分析方法,可以解释中国小说在人称方面叙述模式的发展,以及《碎簪记》等小说承前启后的多样性人称编排,进而可以探析中国小说现代嬗变的深层肌理。
唐珂
关键词:第一人称语用功能中国小说
作为摹仿、技艺与知识的悲剧——西方“诗辩”起点处的悲剧理论重探被引量:1
2017年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为诗辩护"的首部系统性著作,也是西方诗学理论的鼻祖。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亚里士多德选择悲剧作为代表,通过对悲剧的理性化、系统化乃至哲学化,实现对艺术创作的正名。本文力图厘清亚氏悲剧理论的构建机制,并对"摹仿""技艺"等古典诗学重要概念正本清源。
唐珂
关键词:悲剧《诗学》摹仿知识
一部“符号诠释学”视角的元诗学——评《符号与修辞:古典诗学文献的现代诠释学意义》
2019年
张汉良教授的《符号与修辞:古典诗学文献的现代诠释学意义》于2018年由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这部近500页的厚重之作是张先生从台湾大学外文系荣休之后起笔始撰,历时6年完成,然而书中每一个章节都由作者数十载的沉潜思索提炼而来。这部著作择取西方古典时代先哲著述中与诗学相关的课题,钩沉它们与当代文艺理论的源流关系。
唐珂
关键词:当代文艺理论古典诗学源流关系现代诠释学
中国比较诗学研究动态(2018—2020)
2020年
近两年来,比较诗学学者致力于破除旧有的东西文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剖析“比较”所预设的“同”与“异”之下的复杂面向,在古今跨学科对话中思考文艺的本质与生成方式,亦有从“元诗学”的维度反思比较诗学本身的范式与方法。这些成果的共同特点是面对西方学术话语与主流思想不盲从,而注重中国诗学理论的话语构建,在中西方互识互鉴中较之以往体现出更加清醒的主体意识,以及对本土与异域诗学理论的双向反思。
唐珂
关键词:跨学科跨文化交际
《Pi的奇幻旅程》中的跨物种交际境遇与小说叙事动力学
2021年
物种之间的交际、交涉与共存是自然界生态圈中的普遍现象,正因为彼此环境界的符码规则不兼容,生命体在参照对观中可更深刻地认识自身。人“认识你自己”的向内探索以浪漫主义反讽的方式展现在扬·马特尔等作家虚拟的人与其他生物互动共处的故事中。突破俗常理性经验的特殊事件,以及人为应对事件而对旧有习惯规则所作的调整,使交际系统在产出新的构成元素的过程中得以维持运转,这一交际系统的存续反过来为叙事的推进提供持续的动力。与物种交际系统同时开启的还有人的观察者系统,交际系统停止运转时,观察者系统却不能同步终止,惯性所导致的巨大张力负责制造小说意义场的情感效应。
唐珂
《哀希腊》百年译介活动的语言符号学考察
2017年
肇始于1902年的《哀希腊》百年汉语翻译史,映射的是不同译者把拜伦诗歌纳入历史语境、注入个体生命的诠释过程。源文本只有一个,目标文本可以无穷衍生;目标文本在转化源文本的同时在语内交流系统中相互对话,泽者的存在论地位与影响的焦虑亦在此凸显。梁启超、马君武的《哀希腊》译本为时局政教服务的认知取向,促使拜伦和诗歌主人公的形象成为结构于启蒙救亡意识形态的文化想象。苏曼殊、胡适、查良铮等人的译本在着意考量语际交际的同时,更倾力探索东西文学审美的共同体与文学语言的共通语法。这些各有千秋、溯古还今的诗性创译实践,直接促成《哀希腊》在远离源语言文化的异域文坛成为文学经典,亦使之成为透视中国近现代文学翻译的万花筒。
唐珂
关键词:话语结构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诗学视角——以苏曼殊的诗性创译为例
2018年
不同语言成分在符号功能上所分享的一致性,是它们彼此能够在语际与语内之间被翻译的前提。对文学文本内涵能指的创造性转换,使文学翻译成为各具能动性的诗性实践,本文将以晚清作家苏曼殊的"诗性创译"为例,以符号学、语言学的方法分析文学翻译活动中源文本与目标文本符号系统之间的互动机理。
唐珂
关键词:翻译研究苏曼殊语言符号学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