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焕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破伤风杆菌
  • 1篇菌素
  • 1篇抗菌
  • 1篇抗菌活性
  • 1篇活性
  • 1篇CT
  • 1篇P
  • 1篇H-

机构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篇丘小庆
  • 1篇左越文
  • 1篇于焕

传媒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抗破伤风杆菌信息菌素Ph-CT的构建及其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2015年
目的构建和纯化抗破伤风杆菌信息菌素(Ph-CT),并初步检测其抗菌活性。方法从分泌针对破伤风杆菌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出抗体可变区基因序列,利用双联寡核苷酸点突变技术将抗体模拟物与大肠菌素Ia融合构建Ph-CT,经离子交换柱纯化后,通过菌落培养加入不同剂量信息菌素Ph-CT(终浓度2、4、8、16μg/mL),观察Ph-CT的体外抗菌活性。通过培养液中接种破伤风杆菌,并加入不同剂量的Ph-CT(终浓度4、16μg/mL),厌氧培养16h后取滤液及菌液行小鼠腹腔注射,观察Ph-CT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成功构建抗破伤风杆菌Ph-CT。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涂布加入Ph-CT 2、4μg/mL孵育菌液的固体培养基上仍见破伤风菌落生长,而涂布加入Ph-CT 8、16μg/mL孵育菌液的培养基上均无菌落生长;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滤液和菌液组中对照组小鼠1d内均全部死亡,滤液组Ph-CT 4、16μg/mL组小鼠3d内全部存活,菌液组中Ph-CT 4μg/mL组小鼠3d内存活3只(50%),Ph-CT 16μg/mL组小鼠3d内全部存活。结论构建的Ph-CT在体内和体外都表现出对破伤风杆菌有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破伤风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具有应用于临床的潜在价值。
于焕左越文丘小庆
关键词:抗菌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