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艳红

作品数:6 被引量:6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黄芩
  • 3篇代谢组学
  • 2篇代谢
  • 2篇代谢组学研究
  • 2篇致衰老
  • 2篇衰老
  • 2篇黄芩苷
  • 2篇半乳糖
  • 2篇D-半乳糖
  • 2篇醇提
  • 2篇醇提物
  • 1篇代谢组学技术
  • 1篇单因素
  • 1篇单因素实验
  • 1篇当归
  • 1篇学成
  • 1篇血清
  • 1篇提取精制
  • 1篇组学技术
  • 1篇精制

机构

  • 6篇山西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路易斯维尔大...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6篇郑艳红
  • 4篇周玉枝
  • 3篇秦雪梅
  • 3篇杜冠华
  • 3篇常艳芬
  • 3篇宫文霞
  • 1篇张翔
  • 1篇李建伟
  • 1篇张翔
  • 1篇薛立英

传媒

  • 2篇药学学报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第一届《药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黄芩醇提物干预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9
2016年
研究黄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影响,初步探讨黄芩的抗衰老作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黄芩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0、100和200 mg·kg^(-1))组,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1))法,建立亚急性衰老大鼠模型,并分别评价衰老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 water maze)和自主活动(open-field test)。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模型大鼠尿液进行NMR数据采集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抗衰老机制。结果表明,黄芩3个剂量均能改善衰老大鼠的行为能力。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黄芩低中高剂量组能使衰老大鼠尿液中柠檬酸、丙酮酸、乳酸、泛酸、三甲胺和β-羟基丁酸等6个标志物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主要涉及能量代谢、糖代谢和肠菌代谢等代谢途径的调节,表明黄芩发挥抗衰老作用与这些途径相关。
常艳芬宫文霞郑艳红李建伟周玉枝秦雪梅杜冠华
关键词:黄芩代谢组学
当归低极性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当归AngelicaSinensis Radix药材低极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提取当归的低极性部位,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
宫文霞郑艳红常艳芬周玉枝秦雪梅
关键词:当归二聚体
文献传递
基于UH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不同采收期黄芩质量比较研究被引量:41
2017年
黄芩的质量与采收期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以一年生和两年生的不同采收期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UHPLC-MS/MS代谢组学手段检测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的动态变化,寻找且指认不同采收期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含量变化,最后进行差异代谢物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的黄芩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并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据此,若以黄芩素等黄酮苷元类成分为目标成分,则建议采收时间为5月;若以黄芩苷等黄酮苷类成分为目标成分,则建议最佳采收时间在7~8月。因此,基于UHPLC-MS/MS的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可用于不同采收期黄芩的化学成分分析,为黄芩药材确定最佳采收期提供参考,也为现有中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庞溢媛薛立英郑艳红周玉枝秦雪梅杜冠华张翔
关键词:代谢组学采收期
多维分离技术同时分离黄芩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
本研究应用具有互补分离机制的大孔树脂法结合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同时分离黄芩中的黄芩苷和汉黄芩苷。首先采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对黄芩粗提物进行粗分离,收集50%乙醇洗脱组分,得到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富集程度较高的组分...
郑艳红周玉枝李明花李建伟秦雪梅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汉黄芩苷
文献传递
黄芩中黄芩苷提取精制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优选黄芩中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黄芩苷制备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以提取液中黄芩苷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提取工艺中提取方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提取溶剂(水和乙醇)、提取温度(60,70,80,90℃)、料液比(10,15,20倍)、提取次数(1,2,3次)等因素对黄芩苷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精制品中黄芩苷含量及收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酸沉pH(1.0,1.5,2.0)、酸沉保温时间(15,30,60 min)、静置时间(3,6,12,18 h)及洗酸次数(0,1,2,5次)对黄芩苷精制的影响,确定纯化工艺中各因素最佳水平。结果制备黄芩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水80℃回流提取2次,抽滤,合并两次提取液,加6 mol/L盐酸调节pH至1.0,80℃下保温60 min,酸沉静置12 h,离心,沉淀依次用水及50%、95%乙醇各洗涤1次,洗至pH值为中性,即得。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80%的黄芩苷产品。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大规模生产黄芩苷提供理论依据。
郑艳红常艳芬周玉枝秦雪梅杜冠华
关键词:黄芩黄芩苷单因素实验
黄芩醇提物干预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采用行为学与代谢组学技术相结合研究黄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黄芩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它组均按100m...
常艳芬宫文霞郑艳红周玉枝秦雪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