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雅
-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孕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对孕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孕产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孕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周春梅林丽雅
- 关键词:孕产妇产科人性化护理干预满意度
- 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子宫修复及乳房胀痛的作用评价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子宫修复和乳房胀痛的作用。方法方便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成功分娩产妇52例为该次研究对象,以抽签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加行低频脉冲治疗仪处理,记录两组宫缩疼痛分数、宫缩持续用时、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住院时间、泌乳和乳房康复情况。结果①研究组宫缩疼痛(5.55±1.13)分、宫缩持续用时(2.04±0.56)h、子宫入骨盆时间(7.24±1.25)d、恶露时间(2.55±0.48)d、住院时间(3.66±1.47)d均优于对照组[(6.80±1.55)分、(3.23±0.66)h、(8.48±2.25)d、(3.33±0.52)d、(5.81±3.56)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3、7.010、2.456、5.620、2.846,P<0.05);②乳房胀痛情况分析,研究组I级84.6%高于对照组57.6%,研究组II+III级15.4%低于对照组42.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1,P<0.05),产后2 d泌乳量分析中,研究组泌乳量少2例低于对照组10例、中量研究组3例低于对照组10例,多量研究组21例高于对照组6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33、5.026、17.333,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仪应用于产后修复中,有利于缓解患者宫缩疼痛以及并发症情况,同时改善乳房胀痛,提升泌乳量,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 林丽雅
- 关键词:宫缩疼痛乳房胀痛泌乳量
- 孕晚期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 分析100例孕晚期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抽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100孕晚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100例孕妇均接受血压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妊娠期高血压,依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健康组。再对比高血压组、健康组孕妇年龄与心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孕晚期产妇血压变化与年龄及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经血压检查发现,100例孕晚期孕妇中40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另外60例孕妇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处于正常区间;高血压组年龄、平均心率检测值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心率与孕晚期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呈正相关,即年龄越大、心率越高则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越高(P<0.05)。结论 孕晚期年龄及心率血压变化的关系为正相关,孕晚期可通过年龄、心率判断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风险。
- 林丽雅周春梅
- 关键词: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年龄心率
- 产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产褥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住的866例自然分娩的产妇,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3例和对照组433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褥期基础护理,试验组产妇在产褥期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产后42 d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产妇会阴恢复情况、子宫恢复情况、恶露排出、精神状态、产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褥期产妇,在早期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康复有较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 林丽雅周春梅
- 关键词:产褥期早期护理干预快速康复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84例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给予盆腔炎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两组护理实施完成后比较两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盆腔炎知识知晓评分分别为(71.2±6.2)分、(95.6±3.7)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坚持配合治疗26例,经期注意自身卫生28例;观察组坚持配合治疗39例,经期注意卫生40例,观察组坚持治疗例数和经期注意卫生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19.0%(8/42),观察组复发率为4.8%(2/4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住院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总体护理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周春梅林丽雅
-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盆腔炎护理效果
- 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研究产房助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收治的86例临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3-11月)与观察组(2015年12月-2016年7月),每组4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产房助产护理干预,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出血量、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分娩结局、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出血率为6.98%,出血量为(110.55±20.55)ml,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产妇的出血率为23.26%,出血量为(165.25±20.33)ml,产后出血控制总有效率为30.00%,护理满意度为83.7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分娩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实施产房助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促进产妇的预后,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高,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丽雅
- 关键词:产后出血满意度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6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试验组产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产妇抑郁焦虑评分,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产妇手术后的疼痛感。结果:试验组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产妇的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的疼痛感,新生儿也更加健康,产妇对于该护理方式满意度较高,可优化妊娠结果。
- 周春梅林丽雅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剖宫产
- 舒适护理服务对产妇产程进展与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分娩产妇3 1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记录2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产程、满意度、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在产妇分娩中可以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林丽雅周春梅
- 关键词:舒适护理产程分娩方式
- 分析优质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优质干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睡眠效果、睡眠感受、睡眠可持续性的差异,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价2组患者的睡眠效率、快速眼动(REM)潜伏期、睡眠潜伏期、清醒次数、睡后清醒时间,并比较2组术后疼痛可耐受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E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效率、REM潜伏期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潜伏期、清醒次数、睡后清醒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耐受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既可减轻术后疼痛,又可提高其睡眠质量,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丽雅曹美丽
-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疼痛睡眠质量
- 个性化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不确定感、癌痛情况、睡眠质量、生命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中文版评分、中国人癌症疼痛评估工具(CCPAT)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可以减轻疾病不确定感,缓解癌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
- 周春梅林丽雅林思媛
- 关键词:肿瘤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