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耀钦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48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小板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隐源性
  • 1篇源性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功能障碍
  • 1篇凝血障碍
  • 1篇缺血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下腔出血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14...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济南军区联勤...

作者

  • 3篇王运良
  • 3篇罗耀钦
  • 2篇张玉镇
  • 2篇李金凤
  • 1篇曾志磊
  • 1篇周爱军
  • 1篇尹红蕾
  • 1篇张晓席

传媒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脑桥梗死部位与进展性运动障碍相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急性脑血管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加重与死亡率增加和严重的神经功能残疾直接有关,有研究报道,脑梗死发病后24 h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发生率在23.9%-31%。急性脑血管病一般在72h内,由于梗死区脑功能破坏或全身原因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症状出现较早[1]。
罗耀钦张玉镇周爱军李金凤王运良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与血管痉挛和脑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但用于并发症治疗的药物有限。研究提示炎症是引起SAH后病理改变的始动因素,炎症直接引起血管痉挛和损伤,损伤和血管痉挛反过来导致缺血性脑损害。临床试验发现出血的早期损伤与晚期炎症反应之间关系复杂,抗炎治疗的不尽人意提示SAH的炎症反应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SAH后的全身炎症反应也能诱发脑损伤和血管痉挛,本文就SAH后的炎症反应与血管痉挛和脑损伤的关系做一综述。
张晓席罗耀钦王运良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炎症反应血管痉挛脑损伤
伴凝血障碍的隐源性脑缺血患者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凝血障碍的隐源性脑缺血患者在二级预防措施下卒中复发的风险。方法对286例诊断为急性隐源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遗传学和特殊的凝血检查,包括凝血因子Ⅴ基因突变、抗活化蛋白C、凝血酶原突变、抗凝血酶Ⅲ、蛋白S、抗心磷脂IgG抗体和狼疮类抗凝物。61例(21.3%)有凝血障碍的患者为凝血障碍组,225例(78.7%)患者检查无凝血障碍者作为对照组。平均随访3年,观察二级预防治疗与缺血性卒中或TIA的发病率。随访3年后对复发性缺血性卒中或TIA的Kapaln-meier风险估计。结果凝血障碍组复发风险为14.1%(95%CI 5.3~21.6),而对照组为9.7%(95%CI 4.9~16.1)。Cox回归分析发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病前的脑缺血事件是凝血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复发危险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伴有凝血障碍的隐源性脑缺血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增加复发的风险,对二级预防治疗也无明显影响。
罗耀钦曾志磊张玉镇李金凤尹红蕾王运良
关键词:凝血功能障碍抗血小板抗凝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