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β-HCG和孕酮血清水平在宫外孕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ROC曲线分析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及相关临界值确定,增加临床可操作性。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128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患有宫外孕将孕妇分为两个组,对照组64例为正常孕妇,观察组64例为宫外孕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和孕酮对宫外孕诊断准确性和临界值。结果:(1)两组间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β-HCG和孕酮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2)β-HCG曲线下面积为0.914,而孕酮曲线下面积为0.835,两个指标曲线下面积均有意义(P<0.05),β-HCG临界值为762 IU/L,敏感率为85.00%,特异率为80.00%。孕酮临界值为8.15 ng/mL,敏感率为60.00%,特异率为92.30%。结论: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孕妇,两个指标对宫外孕鉴别有良好诊断准确性。 牟燕 唐波 吴金虹关键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宫外孕 聚焦超声对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治疗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宫颈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疗探寻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模式。方法选择该院465例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慢性宫颈炎患者,分A组(聚焦超声治疗)、B组(干扰素泡腾阴道上药治疗)、C组(单纯随访对照),比较3组治疗后3、6个月的宫颈评分及高危型HPV转阴率。结果 A、B组治疗后3、6个月宫颈评分较C组有明显改善,且两组HPV感染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其中A组3、6个月HPV治疗有效率(82.01%、91.01%)明显高B组(62.5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转阴率高,可降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致宫颈癌的风险。 牟燕 刘晓芳 许温馨 何泉江 何玉春 何佳关键词:聚焦超声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型 转阴率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在保留生育功能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4年 目的 评价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经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并分析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重庆海扶医院和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FUAS治疗的393例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FUAS后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生育相关信息。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评价痛经程度,采用月经失血图(PBAC)评估月经量。根据是否妊娠将全部患者分为妊娠组及未妊娠组,妊娠组患者进一步分为成功分娩组及流产组,比较影响妊娠的相关指标。结果 (1)痛经症状改善情况:FUAS治疗后3个月,全部患者NRS评分中位数从7.0(4.0,8.0)分下降到3.0(2.0,5.0)分(P<0.05)。(2)月经量改变情况:全部患者PBAC评分中位数从135(105,135)分下降至105(55,105)分(P<0.05)。(3)治疗后妊娠情况:在随访(69.4±22.2)(11.0~144.0)个月后,170例患者妊娠199次,妊娠率为43.3%(170/393),其中自然受孕129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41例。在179例不孕症患者中,FUAS治疗后58例(32.4%)成功妊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粘连及不孕史是影响子宫腺肌病患者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子宫腺肌病病灶体积越大,妊娠的可能性越小(OR<1,P<0.05)。妊娠和分娩期间未发生子宫破裂。(4)流产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腺肌病病灶体积和消融体积均显著大于成功分娩组(P<0.05)。结论 FUAS治疗可显著改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症状,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育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马容 黄国华 赵丹 牟燕 刘晓芳 何佳 张炼关键词:子宫腺肌病 不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HIFU治疗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盆腔粘连情况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HIFU(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盆腔粘连情况的影响,分析盆腔粘连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自201... 牟燕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盆腔粘连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 手术史 文献传递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后盆腔黏连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初步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后是否会导致盆腔黏连。方法收集明确诊断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1 672例,根据是否进行HIFU手术,将其分为非HIFU组(1 560例)、HIFU组(112例)。根据盆腔黏连评分细则,对患者盆腔黏连情况进行分度评分,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盆腔黏连情况及盆腔黏连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可能引起黏连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既往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手术史、盆腔炎病史、病灶大小、痛经史对盆腔黏连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相关性分析中,HIFU组各因素均被排除(P>0.05),非HIFU组中,手术史及盆腔炎病史与盆腔黏连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不会引起盆腔黏连。 牟燕 刘晓芳 何佳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 手术后期间 老年前列腺癌腹腔镜手术效果及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评估不同腹腔镜手术入路方式在治疗老年前列腺癌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164例前列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8例行膀胱前入路治疗(前入路组),76例行膀胱后入路治疗(后入路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术后生化复发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Log Rank法检验未生化复发生存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前列腺癌老年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前入路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后入路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未生化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0.0μg/L(OR=2.924,95%CI 1.753~4.877)、术后Gleason评分>7分(OR=3.068,95%CI 1.852~5.081)、手术切缘阳性(OR=2.547,95%CI 1.417~4.578)均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膀胱前入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前列腺癌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术前高PSA水平、术后高Gleason评分及手术切缘阳性患者更易发生生化复发,临床应密切监测。 朱通 牟燕 何俊 奉友刚关键词: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生化复发 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初步诊断输卵管源性不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4月临床诊断考虑输卵管源性不孕症患者行超声造影26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腹腔镜通染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在初步诊断输卵管源性不孕中的价值。结果腹腔镜下通染液共检查527条输卵管,其中输卵管通畅227条,占42.97%,输卵管不通142条,占26.94%,输卵管通而不畅158条,占29.98%。Hy Co Sy检查结果通畅191条,符合率为84.1%,通而不畅111条,符合率为70.3%,不通128条,符合率为90.1%,Hy Co Sy检查结果总符合率为81.6%。与"金标准"比较,Hy Co Sy检查输卵管总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08,P〉0.05),说明Hy Co Sy检查输卵管性不孕准确率高。结论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能准确判断输卵管通畅性,可重复性强,无明显过敏反应,无辐射,不影响受孕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牟燕 刘晓芳 何佳关键词:子宫输卵管 超声造影 不孕症 声诺维 一种辅助生殖操作管的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生殖操作管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方呈间隔的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数个阵列分布的第一试管孔;固定机构包括活动架、第二试管孔和压紧组件;活动架前侧开设有左右贯通的安... 彭乔 刘晓芳 林芳 牟燕 梁婷聚焦超声消融与肌瘤挖除术后子宫肌瘤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比较既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与聚焦超声消融(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FUA)术的子宫肌瘤患者盆腔粘连情况,并分析影响盆腔粘连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既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FUA术并再次手术的28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既往治疗方式分为既往手术组(n=79)与既往FUA组(n=203)。收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记录,根据盆腔粘连评分规则对两组患者盆腔粘连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盆腔粘连的影响因素。结果既往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62.0%vs.46.8%)、盆腔粘连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既往F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年龄、人工流产次数、病灶最大径均与盆腔粘连的发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人工流产次数、病灶最大径均是盆腔粘连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与子宫肌瘤挖除术相比,FUA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盆腔粘连发生率更低,盆腔粘连严重程度更轻。 陈林 刘晓芳 牟燕 何佳关键词:子宫肌瘤挖除术 盆腔粘连 影响因素 一种妇产科术后用调节加压式腹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产科术后用调节加压式腹带,包括腹带后主体、下拉带、前拉带;腹带后主体为长方形,腹带后主体长边一侧连接下拉带;腹带后主体短边一侧连接前拉带,另一侧短边上包括挂钩环;本实用新型的妇产科术后用调节加压式腹... 何泉江 牟燕 卢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