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凌伟

作品数:7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愈合
  • 2篇假体
  • 2篇骨水泥
  • 2篇骨折愈合
  • 2篇骨组织
  • 2篇骨组织工程
  • 2篇股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多孔金属
  • 1篇形态发生蛋白
  • 1篇延迟愈合
  • 1篇愈合时间
  • 1篇软骨
  • 1篇软骨基质
  • 1篇神经生长
  • 1篇神经生长因子
  • 1篇生物材料
  • 1篇人工股骨头

机构

  • 7篇青海大学

作者

  • 7篇李凌伟
  • 4篇郭启发
  • 3篇李光
  • 3篇任荣
  • 2篇赵子春
  • 1篇卢仲琳
  • 1篇李钊炜
  • 1篇李钊伟
  • 1篇曹志强
  • 1篇张鹤令
  • 1篇李春亮
  • 1篇齐圆圆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高压氧治疗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病科收入院的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予临床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32例在临床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检测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变化,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实验组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相比均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2.144,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6例(18.75%),对照组为4例(12.5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4,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高压氧疗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能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赵子春李凌伟
关键词:仙灵骨葆胶囊高压氧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老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3
2016年
背景:近年来随着干细胞培养、分离等技术的发展使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创伤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4只。所有大鼠均建立股骨骨折模型。另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制备健康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入实验组大鼠,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3,4,8,12周提取两组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荧光定量RT-qP CR方法检测细胞中Ⅰ型胶原蛋白和CD44的表达,采用Transwell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痂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1)第2,3,4周,实验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D44 mR 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第2,3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第3,4,8,12周,实验组骨痂处神经生长因子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外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股骨骨折大鼠体内可使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及骨折部位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强,从而促进大鼠骨折愈合。
郭启发李光任荣李凌伟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创伤性骨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愈合神经生长因子
膝关节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MRI表现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可降解关节骨与软骨中的胶原、明胶、弹性蛋白、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大分子,破坏了细胞外基质产生与降解的平衡,是风湿性关节骨及软骨的破坏的重要原因。目的:检测了兔膝关节炎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分析了两者与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无骨关节炎表现的日本大耳白兔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采用前后交叉韧带切断术建立骨关节炎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1,3,5与7周(各10只),进行MRI检查和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测定。结果与结论:(1)MRI检查结果显示,骨关节炎模型兔的软骨破坏日趋明显,MRI分级差异显著(P<0.05);(2)模型组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 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水平在造模后第3周最高(P<0.01),随后2周略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第5周达到最高表达水平(P<0.01),第7周模型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意义(P<0.05);(3)各组软骨损伤的MRI分级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R2=0.119,P=0.012)、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皆存在相关性(R2=0.466,P=0.037)。(4)结果说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骨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及早期关节软骨破坏显著相关,可以作为早期骨关节炎患者的预测指标。
李光郭启发黄宁庆李凌伟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骨组织工程膝关节炎
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布鲁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布鲁杆菌性脊柱炎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为慢性期布病,临床表现为早期不规则热,后腰部及右下肢疼痛。临床检验:血常规均正常,C反应蛋白:34.5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 135.0mg/L,血沉:6mm/h,腰椎核磁提示:L3、4椎间盘变性并突出,L3、4椎间隙略窄,L3、4椎体上下缘骨髓水肿,间隙及椎体感染。布鲁杆菌病检验结果:莱特氏实验(SAT)阳性1200,虎红凝集试验(RBPT)阳性。给予多西环素、利福平口服联合第三代头孢静点联合抗炎治疗,效果较佳。结论:对临床诊断原因不明的脊柱炎,尤其是表现与结核性脊柱炎类似者,应考虑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结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布鲁杆菌病特异性检验予以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治疗。
郭启发李光卢仲琳任荣李钊炜李凌伟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脊柱炎
中空多孔金属假体复合诱导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2016年
背景:将骨形态发生蛋白与中空多孔钛合金复合,可提升材料与周围骨组织的亲和力。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中空多孔金属假体支架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第3代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直接接种于中空多孔金属假体支架上,分别以含0,0.001,0.01,0.06,0.1 g/L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0,6,12,24,48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黏附情况;培养18 d,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将Transwell培养池置于中空多孔金属假体支架上,上室加入5×108 L-1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下室分别加入含0,0.001,0.01,0.06,0.1 g/L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DMEM培养基,培养0,6,12,24,48 h后检测细胞迁徙能力。结果与结论:1培养6-48 h,不同质量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2呈时间依赖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2培养18 d,经不同质量浓度骨形态发生蛋白2干预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梭形改变为多角形,细胞呈多层性、重叠性排列,形成大量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呈鲜红色;3培养6-48 h内,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徙,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4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中空多孔金属假体支架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的黏附能力、成骨分化能力与迁徙能力。
赵子春李凌伟曹志强李钊伟李春亮齐圆圆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形态发生蛋白骨组织工程
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相通与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该院骨科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分析A、B、C、D 4型骨水泥渗漏情况及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对骨水泥渗漏的影响。结果300例患者中有椎内裂隙征者70例,占23.3%,其中,24例观察到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占34.3%(24/70)。80例骨水泥渗漏患者中B型骨水泥渗漏最多,共42例(52.5%),依次为D型骨水泥渗漏20例(25.0%),A型骨水泥渗漏12例(15.0%),C型骨水泥渗漏6例(7.5%)。椎内裂隙征组与无椎内裂隙征组比较,B型骨水泥渗漏例数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骨水泥注射剂量、注射时期、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后缘高度的压缩率及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单侧穿刺、脊柱后突Cobb′s角较大、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的压缩率较大、骨水泥注射剂量多、粥状期进行注射及椎内裂隙征与椎基静脉孔相通是影响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存在通道可以明显增加PKP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其中B型骨水泥渗漏最常见,在临床中需要对存在椎内裂隙征的患者引起重视,尽可能避免其通过椎基静脉孔发生骨水泥渗漏。
张鹤令李凌伟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骨水泥型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被引量:18
2016年
背景:临床上,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最大的难题就是患者一般并发骨质疏松。因此,内固定手术的治疗要点就是重塑骨的空间结构,加强断裂的骨小梁,从而做到在生物力学上的坚强固定。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虽然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为目前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对于并发骨质疏松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用钉在股骨颈内的把持力不够强大,可能会造成固定的不牢靠,因此,有研究者主张用人工假体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但对于已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质疏松股骨颈近端骨折老年患者,其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骨水泥型股骨柄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已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质疏松股骨颈近端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试验在中国青海,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完成;缺血性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给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n=50)或人工假体股骨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n=50)。研究方案取得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批准(批准号:QHY1019W),且符合世界医学会制订的《赫尔辛基宣言》,并已在Clinical Trials.gov注册(NCT02901938)。患者或及监护人对试验内容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试验的主要结局为基线(术前)、术后1,6,12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的髋关节功能;次要结局为基线(术前)、术后1,6,12个月的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评估的疼痛;其他观察指标为术后6和12个月股骨头塌陷及无菌坏死发生率、骨折不愈合率、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率和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率,以评估人工假体材料与宿主的组织相容性反应。目前关于手术治疗已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骨质疏松股骨颈近端骨折老年患者远期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较缺乏。试验首次从
任荣李凌伟郭启发
关键词:髋假体人工假体股骨柄股骨颈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