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丽娟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乳腺
  • 3篇转录
  • 3篇腺癌
  • 3篇免疫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转录因...
  • 2篇肿瘤
  • 2篇转录因子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腺肿瘤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宫颈
  • 2篇骨细胞
  • 2篇RUNX2

机构

  • 9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保定市第一中...
  • 2篇河北省保定市...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9篇黄丽娟
  • 4篇曹建江
  • 3篇周炳娟
  • 3篇张金库
  • 2篇孔红
  • 1篇温实
  • 1篇袁宏
  • 1篇戴新武
  • 1篇周星
  • 1篇徐江波
  • 1篇韩雯
  • 1篇马秋双
  • 1篇陈雪
  • 1篇孙俊刚
  • 1篇张楠
  • 1篇陆琳松
  • 1篇赵文明
  • 1篇陈红
  • 1篇孙哲
  • 1篇马小乐

传媒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7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ATF3和Run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激活转录因子3(ATF3)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F3和Runx2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相应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ATF3和Runx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85/105)和69.52%(73/105),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的11.43%(12/105)和8.57%(9/1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97,P=0.000;χ2=11.595,P=0.001)。ATF3和Runx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χ2=14.623,P=0.001;χ2=24.891,P=0.000)、淋巴结转移(χ2=7.059,P=0.008;χ2=6.358,P=0.012)及pTNM分期相关(χ2=5.807,P=0.016;χ2=4.902,P=0.027),而与患者年龄(χ2=0.274,P=0.601;χ2=1.554,P=0.213)及肿瘤大小(χ2=2.476,P=0.290;χ2=5.261,P=0.072)无关。ATF3和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C=0.498,P=0.000)。结论ATF3和Runx2可能协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而且ATF3和Runx2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二者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黄丽娟周炳娟曹建江张楠陈红马秋双张金库
关键词:乳腺肿瘤
mTOR、PTEN、Ki-67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结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张力蛋白同源蛋白(PTEN)、Ki-67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6年6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90例结肠癌组织标本(结肠癌组)、45例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mTOR、PTEN、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种蛋白不同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结肠癌组mTOR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11%、74.44%,高于对照组的13.33%、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肿瘤分化的结肠癌组织中mTOR蛋白、PTEN蛋白、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TOR蛋白、Ki-67蛋白高表达,PTEN蛋白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张秀娟黄丽娟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KI-67蛋白结肠癌
去分化软骨肉瘤12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去分化软骨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特点及分析.方法 选取2002~2014年间确诊去分化软骨肉瘤12例,对其临床表现、放射学改变、病理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8例,女4例,年龄范围在21~63岁,平均年龄48岁,发病部位为股骨4例、胫骨3例、肱骨2例、骨盆1例、肩胛骨1例、掌骨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肿胀,局部可触及的肿块,1例患者因病理性骨折就诊.去分化软骨肉瘤表现为双重形态特征的恶性肿瘤,大体中央型多于周围型,组织学由分界清楚的高分化软骨性肿瘤和高级别间变性肉瘤构成.结论 去分化软骨肉瘤较少见,临床结合影像及组织病理形态特征对去分化软骨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曹建江陆琳松韩雯黄丽娟孙俊刚徐江波袁宏
关键词:软骨肉瘤去分化放射学病理学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联性分析
2021年
分析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进展的关联性。方法:纳入105例观察对象,全部为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库尔勒医院病理科接受诊治的患者,均手术切除或宫颈活检标本的存档石蜡包埋蜡块。27例患者为腺肌症或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的NCE(正常宫颈上皮)患者,纳入对照组;78例患者存在宫颈上皮病变,其中23例患者为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纳入实验一组,55例为高级别上皮病变,纳入实验二组。均实施HPV分型检测,比照三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PV阳性率显著更高(P<0.05)。三组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阳性率比较,表明实验二组最高,其次为实验一组,对照组则最低,组间数据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高危HPV持续感染阳性率,二者为正相关,且和宫颈癌前病变的关系密切,因此需要加强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筛查与检测工作。
舒超张秀娟黄丽娟李芳孔红
关键词:高危型HPV宫颈癌前病变
AKR1B10与GPC-3免疫组化检测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B10(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member B10,AKR1B10)与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免疫组化检测在诊断肝细胞癌(HCC)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56例肝细胞癌,采用AKR1B10、GPC-3和联合法免疫组化染色,比较三种检测方法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强度。结果:三种免疫组化检测中,AKR1B10组、GPC-3组、联合组的阴性率分别为三组阳性率分别为73.21%、80.36%、91.07%,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KR1B10与GPC-3免疫组化检测对HCC诊断均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AKR1B10与GPC-3联合法准确率和有效率更高,对肝癌患者预后有重大意义。
温实戴新武黄丽娟张丽洁李玉华
关键词:GPC-3肝细胞肝癌免疫组化法
Runx2和Slug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Runx2和Slug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Runx2和Slug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105例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unx2及Slu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73/105)和42.86(45/105),显著性高于癌旁乳腺组织(P<0.05)。Runx2和Slug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均与ER呈负相关(r=-0.302,P<0.01;r=-0.368,P<0.01)。Runx2和Slug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p TNM分期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Runx2及Slug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和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周炳娟黄丽娟曹建江陈雪周星张金库孙哲
关键词:乳腺肿瘤RUNX2SLUG免疫组织化学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un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Run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52%(73/105)和8.57%(9/1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Runx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Run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呈负相关。Runx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Runx2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而且在ER阴性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可能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Runx2与乳腺癌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有关,提示Runx2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周炳娟黄丽娟曹建江马小乐孙吉瑞乔海芝赵文明张金库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NF-E1b与CD276在胃食管交界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NF-E1b与CD276在胃食管交界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5月-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胃食管交界腺癌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病灶组织标本(癌灶组)与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距肿瘤边缘≥5cm)。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E1b与CD276阳性表达率,调查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灶组的NF-E1b与CD276阳性表达率为65.6%和59.4%,高于癌旁组的17.2%和20.3%(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显示NF-E1b阳性表达率与CD276阳性表达率呈现正相关性(r=0.514,P=0.004)。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显示NF-E1b、CD276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等存在相关性(P<0.05)。随访到2021年2月5日,平均随访34.10±2.28个月,患者死亡15例,死亡率为23.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NF-E1b、CD276阳性表达率为导致胃食管交界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F-E1b、CD276蛋白在胃食管交界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状态,与患者的病理特征与预后存在相关性,两者可发挥协同作用,联合检测NF-E1b、CD276可能更有助于胃食管交界腺癌的临床诊断。
黄丽娟
关键词:病理特征预后
CD109、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关系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09(CD109)、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和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27例正常宫颈上皮(NCE)、78例SIL、31例SCC患者分别纳入NCE组、SIL组、SC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中CD109、STAT3的表达。采用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HPV感染情况,并探讨CD109与STAT3、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NCE组中未见CD109阳性表达,在SIL组及SCC组中CD109的阳性率分别为35.90%和58.06%,NCE组、SIL组和SCC组中STAT3的阳性率分别为29.63%、57.69%和90.32%,HPV在NCE组、SIL组和SCC组中的阳性率分别18.52%、76.92%和93.55%。进一步研究表明,在SIL中CD109、STAT3和HPV的阳性率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CD109、STAT3、HPV的阳性率均高于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9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SCC患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SC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09与STAT3、HPV感染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09、STAT3和HPV可能共同参与了SCC的癌变过程。
黄丽娟李芳舒超张秀娟孔红
关键词:宫颈鳞状细胞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人乳头状瘤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