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中试反应器的启动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厌氧发酵产酸是城市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随着处理规模的提高,如何快速高效启动反应器是该工艺应用推广的一个技术瓶颈。应用逐步培养法启动有效容积为125m。的污泥厌氧发酵产酸反应器,整个启动过程未添加任何辅助药剂。通过对反应器内温度、pH值、SCOD、STOC、溶解性碳水化合物、氨氮、磷酸盐、VFAs等指标进行监测来揭示反应器的启动规律。结果表明,反应器在80d内完成了以产酸茵为主导优势的微生物种群培养过程。启动结束时,反应器内温度稳定在30~40℃,pH值稳定在7.0左右,污泥的水解酸化情况趋于稳定,VFAs浓度保持在120mg/L以上,其中乙酸构成比稳定在44%以上。
- 李淮黄天寅刘锋曾建雄王涌涛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中试
- 苏州市古城区降雨径流颗粒物粒径分布及污染物赋存形态被引量:21
- 2016年
- 基于苏州市古城区内商业区、现代住宅区、老旧住宅区、交通区、园林旅游区等5种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区降雨径流中颗粒物粒径分析、水质监测以及降雨径流参数,考察了古城区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中颗粒物分布及其过程变化特征,重点分析了前期晴天数、降雨强度和径流量对径流中颗粒物分布的影响,并探讨了不同功能区主要污染物的赋存形态以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迁移过程和输出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在针对径流污染控制措施的设计阶段需要区别对待;前期晴天数、降雨强度、径流量与粒径分布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颗粒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颗粒物输出在降雨初期受径流冲刷影响较大,径流量与颗粒物迁移能力的相关性在降雨事件初期30%和后期70%径流体积中出现了明显差异;颗粒态是径流中污染物重要的输出形态,并且通过与不同粒径段颗粒物的相关性分析探明了小于150μm的颗粒物是吸附、富集污染物的主要载体.
- 李淮吴玮田永静黄天寅
- 关键词:城市降雨径流粒径分布污染物形态
- 苏州市古城区降雨径流中不同形态磷的动态污染特征及初期冲刷效应被引量:3
- 2017年
- 为研究苏州古城区降雨径流中磷的污染情况,以古城区中商业区、现代住宅区、老旧住宅区、交通区及园林旅游区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4~8月分5次采集路面降雨径流水样,采用降雨事件污染物平均浓度法和M(V)累计曲线法,分析了磷的污染特征及初期冲刷效应。结果表明,5次降雨的污染物平均浓度的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区>交通区>老旧住宅区>园林旅游区>现代住宅区,除现代住宅区外,其他各功能区TP的污染物平均浓度值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且TP均以PP为主要输出形态;各功能区中TP浓度随径流历时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径流初期TP浓度较高,随后呈下降趋势,最终趋于稳定;随着径流历时的延长,商业区、老旧住宅区、园林旅游区径流中PP/TP逐渐减小,现代住宅区则相反,而交通区基本不变,一直以PP为主导;在交通区和老旧住宅区的初期冲刷效应明显,商业区和园林旅游区难以鉴定,现代住宅区则未出现。可见城市古城区各功能区的面源污染控制需区别对待。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分析苏州古城区的面源污染情况奠定了基础。
- 李治源吴玮黄天寅李淮
- 关键词:磷降雨径流EMC初期冲刷效应
- 苏州古城各功能区路面降雨径流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通过对苏州市古城区内商业区、现代住宅区、老旧住宅区、交通区、园林旅游区这5种具有代表性的功能区路面降雨径流中SS、COD、TN、NH3+-N、TP水质指标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功能区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差别,不同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和初期冲刷效应.结果表明,路面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商业区和交通区路面径流污染最为严重,其中交通区SS的EEMC值超出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16.79倍,COD的EEMC值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6.88倍;降雨径流中SS与TP、TN、COD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交通区路面降雨径流中各污染物之间呈现极显著性相关;不同功能区路面降雨径流中污染物大多存在初期冲刷现象,交通区与园林旅游区出现初期冲刷频率高,商业区和老旧住宅区初期冲刷强度大,相比其他污染物,SS最易出现初期冲刷现象,降雨特征参数对初期冲刷效应有一定影响.
- 王旭婷吴玮李淮
- 关键词:空间分异初期冲刷效应
- 城市污水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中试综合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对规模12.5 m^3/d的低C/N混合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中试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中试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程度达44%~50%,日产酸量46.26~61.36 kg,污泥收益为39.76元/t,投资回收期限为3.5年。中试实现了城市污水厂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有助于强化低C/N进水水质的污水厂脱氮除磷,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技术产业化应用发展借鉴。
- 魏鹏李淮黄天寅刘锋章涛
- 关键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中试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