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尊国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劳动力
  • 3篇劳动力流动
  • 3篇城市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口迁移
  • 1篇生产率
  • 1篇生产率差异
  • 1篇最大化
  • 1篇纳什均衡
  • 1篇就业
  • 1篇就业结构
  • 1篇福利最大化

机构

  • 4篇湖南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尹国君
  • 4篇王耀中
  • 4篇胡尊国

传媒

  • 2篇经济评论
  • 1篇财经研究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落后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基于劳动力匹配视角被引量:3
2016年
中国地区及城乡收入差距随城镇化率提高反而扩大的现象,可能与人口和土地制度影响了庞大的转移劳动力人群消费和流动偏好有关。此外,落后地区不可贸易服务业部门就业比重正逐渐扩大,但是该部门因其产品非贸易性质难以获得与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相同程度的提高,不可贸易部门生产率的增加直接转变成非贸易品价格下降,从而城镇化对经济收敛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首次构建农业、可贸易、不可贸易及劳动力资源四部门均衡模型,讨论由恩格尔消费周期收入效应和相对生产率替代效应驱动落后地区结构转型现象,并通过劳动力跨部门匹配均衡和实验经济学模拟方法发现:(1)城镇化率与制造业(或可贸易服务业)比重是否相关是有条件的,只要初始可贸易部门就业人口比例较低,即使制造业和可贸易服务业生产率没有显著提高,落后地区短期内仍可能实现城镇化率大幅提高;(2)由于既定收入差距存在,"城市偏向政策"具有很强的城镇化扩大效应并加速"消费性城市"产生。
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选择、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差异被引量:11
2017年
大城市较高人均产出的原因除了集聚效应,还源于高技能转移人口选择资源集中的大城市。随着市场规模增大,竞争选择加剧,仅有较高效率企业(人才)能保留下来,结果这类城市平均生产率更高,并进一步影响集聚经济。本文尝试以双边市场思想探讨新型城镇化大转型背景下转移人口与城市匹配问题,在运用新结构计量方法克服选择、集聚与城市生产率三者间内生性问题后,由中国24座城市微观劳动力市场匹配数据发现,目前大城市高、低技能两种极端劳动力互补性逐渐增强。随着城市集聚效应与城市成本差距逐渐变小,人口(尤其高技能人才)迁移选择所引起的较小生产率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规模。
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
关键词:人口迁移
劳动力流动、协同集聚与城市结构匹配
2016年
多产业协同集聚下,某类型劳动力迁人数量增加会引起该类行业生产率更大的提高。由此,当城市处于福利最大化就业结构状态时.至少有一类劳动力会因同行业劳动力规模扩大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效用,这样,原有城市稳定的纳什均衡必然被破坏。
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福利最大化就业结构
劳动力流动、协同集聚与城市结构匹配被引量:25
2015年
多产业协同集聚下,某类型劳动力迁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该类行业生产率更大的提高。由此,当城市处于福利最大化就业结构状态时,至少有一类劳动力会因同行业劳动力规模扩大而更大程度地提升效用,这样,原有城市稳定的纳什均衡必然被破坏;这种"同行业效应"也强化了厂商因竞逐集群租而选址,加剧了劳动力向同行业主导的城市流动,经城市与人口双边选择而最终形成城市规模太大且结构不匹配。因此,传统城镇化的核心观点"人口自由流动必然形成最优的城市结构与规模,以及策略性产业政策壮大中小城市一定能够更多地吸纳就业人口"就会受到较大质疑。文章以最优城市结构是否一定符合完全专业化或完全多样化趋势为出发点,首次利用双边市场匹配理论,采取实验经济学和合作博弈方法研究中国劳动力流动和城镇化匹配问题,通过设计三种竞争性匹配机制模拟中国劳动力流动并展开系统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确实存在以产业集群为导向的城镇化战略运行态势,而这可能会引起城市纳什稳定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结构的"二元冲突"。
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
关键词:人口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