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海明

作品数:42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脊柱
  • 8篇螺钉
  • 7篇胸腰段
  • 7篇腰段
  • 7篇骨折
  • 6篇椎弓
  • 6篇椎弓根
  • 6篇颈椎
  • 6篇后路
  • 5篇胸腰段爆裂性...
  • 5篇韧带
  • 5篇椎体
  • 5篇内固定
  • 5篇畸形
  • 5篇爆裂性骨折
  • 4篇影像
  • 3篇融合术
  • 3篇生物力学
  • 3篇手术
  • 3篇皮质

机构

  • 4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作者

  • 42篇金海明
  • 37篇王向阳
  • 12篇徐道亮
  • 11篇宣俊
  • 9篇吴爱悯
  • 7篇陈坚
  • 6篇池永龙
  • 4篇林焱
  • 3篇徐华梓
  • 3篇林仲可
  • 3篇倪文飞
  • 3篇徐鸿明
  • 2篇陈凯
  • 2篇潘优津
  • 2篇周锋
  • 2篇黄崇安
  • 2篇武垚森
  • 2篇吴聪聪
  • 1篇窦海成
  • 1篇吴立军

传媒

  • 5篇医用生物力学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2015年浙...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7篇2024
  • 8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6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椎体肿瘤破坏性疾病的治疗
目的 探讨在治疗儿童椎体破坏性疾病中的作用、临床意义及术后处理。方法 2010年3月~ 2015年9月手术治了儿童椎体破坏性病变13例。患儿年龄3岁1个月至12岁10月,平均8岁3月。其中骨嗜酸性肉芽肿10例(单椎体病变...
金海明徐道亮宣俊陈教想Amit Goswami陈熙棒吴爱悯池永龙王向阳
关键词:脊柱畸形内固定器并发症
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和该矫形装置的调节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包括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所述第一矫正部的一端和第二矫正部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矫正部和第二矫正部分别与脊柱弯曲处顶椎截骨或切除后脊柱的两侧固定,所述第一矫正部和/或第二矫正部设有长度调节...
金海明缪建森耿羽飞郑梦瑶倪文飞林焱王向阳
经口枢椎前移旋转截骨减压内固定技术的影像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设计经口枢椎前移旋转截骨减压内固定术(axis slide and rotation osteotomy,ASRO),测量该术式截骨相关的影像解剖学参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0例颈椎CT数据,男54例,女36例;年龄26~72岁,平均48.7岁。基于Mimics软件进行CT三维重建,拟于枢椎椎体两侧行前后向截骨,测量最小截骨角度、最大截骨角度、截骨轨迹距关节面内侧最小距离、截骨轨迹距关节面内侧最大距离、枢椎侧块上关节面内外侧距离、枢椎截骨面上缘、下缘及最窄处截骨深度。收治1例56岁枕颈融合失败寰枢椎脱位的女性患者,症状为行走困难伴四肢无力及皮肤深、浅感觉明显减退。影像学提示后方钢丝与前方枢椎椎体后上缘之间的空间非常狭窄,自前方和后方压迫脊髓。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对该患者行ASRO手术,并在术后测量患者截骨角度、截骨深度、上颈椎椎管最窄距离、延髓脊髓角度,采用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ASRO最小、最大截骨角度分别为14.7°±4.36°和33.0°±8.67°,截骨轨迹距关节面内侧最小距离、最大距离分别为(6.0±1.80)mm和(12.2±3.17)mm,枢椎侧块上关节面内外侧距离为(17.2±1.90)mm,截骨轨迹距关节面内侧最小距离、最大距离与上关节面内外侧距离的比值分别为34%±8.7%和70%±15.0%;枢椎截骨面上端、下端及最窄处截骨深度分别为(18.1±1.47)mm、(13.7±2.67)mm和(9.9±1.53)mm。患者术后影像学显示截骨角度为17.1°(左侧)和16.5°(右侧),枢椎截骨面上端、下端及最窄处截骨深度左侧分别为17.1 mm、13.2 mm和9.1 mm和右侧分别为17.4 mm、11.8 mm、8.46 mm,均满足影像解剖学研究所示范围。患者上颈椎椎管最窄距离由6.58 mm增大至术后15.28 mm,延髓脊髓角度由131.7°增大至术后153.8°,提示术后椎管空间明显增加,脊髓前方压迫明显减轻。颈椎JOA评分由7分恢�
金海明吴爱悯王向阳窦海成盛孙仁潘翔翔黄崇安林焱
关键词:截骨术
椎板螺钉强化加固构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板螺钉强化加固构造,包括活动螺钉,活动螺钉包括钉头和中心螺钉,钉头上带有螺钉孔,中心螺钉穿过螺钉孔,钉头上、螺钉孔的上方带有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孔两侧带有钛棒卡入槽,其特征是:所述钉头下端带有卡入端...
江宇涵金海明林靖浩江军晨任儒风盛孙仁王向阳
脊柱矢状面畸形截骨角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脊柱矢状面畸形是导致躯体矢状面失衡的常见原因之一。躯体失衡可引起躯干前倾、心肺功能异常、平背综合征、顽固性腰痛等一系列情况,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脊柱矢状面畸形的治疗一直是临床脊柱矫形领域的热点,其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重建躯体矢状面的总体平衡,缓解相应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subtractionosteotomy,PSO)凭借其优良的重建矢状面平衡的特点被认为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脊柱矫形术之一。然而,患者术中截骨角度的计算至今仍是难题,截骨角度过大、过小均将引起术后躯体矢状面的二次失衡。因此,术前截骨角度的准确计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躯干矢状面平衡机制的深人研究,认为躯干矢状面平衡主要由脊柱矢状面排列、骨盆矢状面排列和下肢矢状面排列三个部分组成,并分析了三者各自平衡及相互之间排列关系对维持躯体矢状面平衡的意义。研究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制定了躯体术后矢状面平衡标准,并基于躯体平衡机制提出了多种截骨角度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三角法、精确角度计算法、躯干整体平衡法、脊柱股骨角测量法、数字虚拟法、图解法、外耳道-髋轴测量法和肺门-髋轴测量法。这些截骨角度方法为患者脊柱矢状面畸形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金海明王向阳
关键词:脊柱矫形术面畸形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上颈椎序列研究
目的:确定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上颈椎的各项参数量,并探讨上颈椎序列与脊柱各节段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所有于温州医科大...
金海明宣俊徐道亮陈教想Amit Goswami陈坚陈钰郑增明王向阳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兔椎体软骨终板内血管三维影像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兔椎体软骨终板内血管的三维影像结构。方法:选取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2.5~3kg)5只,使用Micro-CT对通过腹主动脉注射硫酸钡造影剂后的兔L4、L5椎体及其终板进行10mm与5mm范围扫描,将扫描结果导入Mimics软件进行血管三维结构重建,观察椎体终板内血管的三维结构。10mm与5mm范围扫描结果分别为10mm组和5mm组,从两组血管三维图中随机选取5个血管末端并测量其直径大小。结果:Mimics软件重建的椎体终板内血管三维结构清晰可见。10mm组终板内血管俯视图可见血管在终板内接触髓核部分的中心区域分布密集,管径粗,并向四周的接触纤维环部分的终板呈放射状辐射;矢状面上可见终板将椎体部分与椎间盘内纤维环及髓核部分明显分隔开,其内血管从椎体后方发出,沿终板后方向前方辐射长入。5mm组图像可见终板内接触髓核部分的中心区域的血管与接触纤维环部分的外周区域的血管结构不同,接触纤维环部分的外周区域的血管形状为单一襻样结构,而终板内接触髓核部分的中心区域的血管是一种复杂的完全缠绕在一起的血管襻结构。5mm组血管末端直径明显小于10mm组血管末端直径(P〈0.001)。结论:注射硫酸钡造影剂后用Micro-CT扫描建立终板内血管三维结构的方法可以清楚地显示兔终板内血管的三维结构,为进一步研究终板血管变化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徐鸿明胡斐王雍立金海明陶周善王向阳
关键词:椎体终板血管血管造影MICRO-CT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门轴侧骨槽位置对C5神经根的影响——一项有限元分析
2024年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门轴侧骨槽位置变化对术后C5神经根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C2~T1节段脊柱、颈髓和神经根的有限元模型,并于C4~C6椎体后方生成占位比40%和60%的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然后对C3~C7椎体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开门宽度约12 mm。门轴侧开槽位点分为3种,分别为:(1)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内侧;(2)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3)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外侧。测量术后椎板倾斜角度、椎板开门角度及侧隐窝宽度,并分析术前与3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模型中脊髓与C5神经根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结果当门轴侧开槽位点向外侧移动后,在开门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椎板倾斜角度、椎板开门角度与门轴侧侧隐窝宽度均有所增大。在3种术后模型中,脊髓均获得较为充分的解压,其最大von Mises应力无显著差异;而两侧C5神经根的应力均随着门轴侧开槽位点向外侧移动而减小,其中,门轴侧神经根的应力较开门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将门轴侧开槽位置外移,增大侧隐窝可能有利于预防C5神经根麻痹。
洪伟军金海明吴爱悯王向阳
关键词:后纵韧带骨化神经根侧隐窝
骨盆旋转对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骶骨倾斜角的影响
·目的:提出新的方法用于准确评估骨盆旋转对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的影响。·方法:构建三维脊柱骨盆模型...
金海明
文献传递
可调节扩张球囊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扩张球囊装置,包括定位套管,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套管内壁竖向设有多条贯穿定位套管的通槽,所述定位套管内固定有连接立柱,连接立柱穿出定位套管下端,连接立柱上竖向设有对准通槽的凹槽,且连接立柱上端设有连...
江军晨任儒风王晨羽赵彬利周萌吕睿童金海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