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涛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学生角色研究
- 学生,无论作为个体、群体还是要素,历来都是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话题。各教育主体关于学生的认识也深刻地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随着教育系统越发复杂、学校系统日益制度化、各种'新'教育研究不断出现,学生的概念内涵及外延都越来越复...
- 漆涛
- 关键词:角色学生角色角色实现
- 文献传递
- 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机会:表现与差异被引量:14
- 2016年
- 本次调查中,我们将学习机会的研究限于课堂教学层面,又根据学习的发生过程,从"目标""准备""意义""表达""方法""挑战""差异""巩固""评价"和"反馈"十个维度考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机会。调查显示,"方法"机会和"差异"机会,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为充分的学习机会;而"意义"机会和"挑战"机会,则是初中生感受到的较不充分的学习机会。初中生能感受到较多的"评价"机会,但这种评价机会仍以终结性评价的考试为主。能为学生提供较充分学习机会的学校,多数位于城区;在提供学习机会方面表现不佳的学校,多数位于乡镇。学习机会水平与考试成绩相关性较低;相较而言,学习机会与非学术性学习结果的相关性更高。
- 王建军文剑冰林凌漆涛
- 关键词:公平
- 我国课业负担公告制度的建立被引量:4
- 2015年
- 在我国大力推进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建设的同时,我国的课业负担公告还存在缺少规范化制度、轻视数据解读、忽视公告的改进功能等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公告的一般标准(SDDS、GDDS)发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标准化的公告制度。本文以GDDS标准为视角,通过分析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教育学公告制度(PISA、TIMSS、NAEP、NAEQ、绿色指标)后发现,教育领域的公告制度应该着重关注公告标准、理论框架、呈现方式和公开性等问题。基于此,要构建标准化课业负担公告制度,就需要建立课业负担公告标准、明晰课业负担层级结构、增加课业负担公告的透明性和可获得性,同时提升课业负担公告制度的改进功能。
- 胡惠闵漆涛
- 关键词:课业负担公告制度
- 隐于教材背后的儿童被引量:5
- 2015年
- 教材建设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但教材在实践和理论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要厘清这些问题还需从教材入手分析教材基本理论。通过两本教科书的比较发现,教材的区别源于教材观不同,进一步将教材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教材观背后隐藏了各种关于儿童的不同判断。基于教材观背后的这些判断得知,从儿童到教材观再到教材实践联系紧密。要使"儿童"走向具体的教材实践,不但需要以儿童为视角分析教材基本问题,还需要将儿童和教材置于课程的范畴在具体的情境中加以讨论。
- 漆涛
- 关键词:教材观儿童
- 教材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二元对立与超越--基于杜威教材心理化的概念分析被引量:18
- 2015年
- 教材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矛盾贯穿了教材发展的历史。对于如何调和这对矛盾人们做了诸多尝试。杜威的做法是教材心理化。通过分析教材心理化概念的分析对象、语言环境、理论体系,发现:第一,杜威的教材心理化是一种基于经验的教材理论。教材心理化是学生经验的合理诉求。杜威基于经验概念的重构以组织教材作为方式调和了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矛盾。第二,杜威教材心理化的现实背景是其活动课程的课程形态,杜威的教材理论要置于活动课程中才有实践意义。教材心理化提供的启示是:在学科课程中要实现教材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需要关注知识形态的转变和教师对教材的处理。
- 漆涛
- 关键词:学科逻辑心理逻辑
- 什么样的学习最有力量——基于学习回忆的研究
- 人正是在不断地学习之中明确了自己的存在,每一个成功进入大学并顺利毕业的学习者都经历了两万多个小时的学校教育。然而,这两万个小时的学习并没有被学习者全部用于学习,也并不是全部都对学习者产生了力量。什么样的学习最有力量?为了...
- 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