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彭超

彭超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分析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多样性
  • 1篇新疆南疆
  • 1篇燕山山地
  • 1篇正解
  • 1篇沙河街组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释光测年
  • 1篇水资源
  • 1篇歧口凹陷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全新世
  • 1篇自然资源
  • 1篇综合地质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河北省地矿局
  • 1篇北京矿产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地质调...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河北省地质环...

作者

  • 6篇彭超
  • 3篇殷志强
  • 1篇卫晓锋
  • 1篇李霞
  • 1篇秦小光
  • 1篇董海良
  • 1篇刘文波
  • 1篇张绪教
  • 1篇邵海
  • 1篇马光伟
  • 1篇蒋宏忱
  • 1篇陈亮

传媒

  • 2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疆南疆全新世湿润期与罗布泊地区小河文明的关系探讨
2022年
全新世气候变化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罗布泊地区多次大规模的环境变化导致小河文明和楼兰文明等古文明的消失。笔者等通过对叶尔羌河流域的阿克奇河左岸黄土剖面系统采样和粒度、磁化率及年代学测试,重建了该地区5 ka 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昆仑山北区黄土沉积记录的古气候环境与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地区小河文明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4.5~3.58 ka BP,昆仑山区次生黄土快速堆积,气候较湿润,降水量较多,塔里木河上游水源充足,为下游罗布泊地区提供了大量水资源,也为小河文明的孕育和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3.58 ka BP以后,昆仑山区的剖面沉积物由次生黄土转为风成黄土,显示气候开始转向干冷,因降水量减少导致流入到罗布泊地区的有效水资源逐步减少,罗布泊生态环境开始恶化,小河文明开始衰退,直至消失。因此小河文明的孕育与昆仑山区全新世湿润期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殷志强秦小光张磊李康康彭超
关键词:黄土沉积水资源
承德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被引量:30
2020年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殷志强卫晓锋刘文波李霞邢英梅陈亮王瑞丰杨瑞马光伟彭超
关键词: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生态文明建设
燕山山地伊逊河下游河流阶地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意义被引量:4
2022年
河流沉积物蕴藏着其形成之时水动力条件及古气候变化等重要信息,因此研究河流相沉积物不仅可指示其沉积之时的水动力条件,还可对其反演的古气候进行一定的探索。伊逊河地处燕山东段,开展其下游河流相沉积物粒度、磁化率及形成年代的探讨,可为燕山山地河流相沉积物蕴藏的古环境意义研究提供参考。笔者等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光释光测年、粒度分析及磁化率实验对伊逊河下游三级阶地(T3)前缘剖面展开研究,初步确立了伊逊河下游T3的形成时间,大致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13.14±0.76 ka BP至9.55±0.58 ka BP),结合野外实测及实验数据分析发现此剖面可划分为11层,探讨了伊逊河在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厘定了伊逊河下游9次较为明显的水文事件,并提出新仙女木事件始末及全新世初期此剖面沉积物记录与多种气候变化指标和区域气候变化有较高的一致性,揭示了伊逊河下游河流阶地沉积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明显,研究结果为该地区古环境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依据。
田钰琛殷志强张绪教邵海谷明旭任伟彭超
关键词:粒度光释光测年古环境
一类Liénard方程的全局渐近分析
本文在以前一些研究的结论基础上,用相平面分析法研究了一类初始状态在整个相平面上的Liénard方程u′′(t) +u′(t) +c|u(t)|=0的解的收敛性和全局渐近性。对这类方程,首先我们对方程的全局最终负数解和全局...
彭超
关键词:非线性常微分方程LIÉNARD方程相平面分析最终正解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冷泉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丰度及多样性
彭超蒋宏忱董海良
歧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
歧口凹陷是渤海湾盆地最大的富生烃凹陷之一,烃源岩条件优越,油气供给能力充足。其中古近系沙河街组一二段是该区非常重要的目的层系之一,储层的发育程度直接影响了油气成藏的规模,而加强研究区目的层系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的研究是预...
彭超
关键词:层序地层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