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佳

作品数:4 被引量:7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年型
  • 2篇小麦
  • 2篇节水
  • 2篇节水灌溉
  • 2篇降水年型
  • 2篇灌溉
  • 2篇DSSAT
  • 1篇冬小麦灌溉
  • 1篇需水
  • 1篇需水规律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作物
  • 1篇作物模型
  • 1篇小麦灌溉
  • 1篇灌溉制度
  • 1篇洪灾
  • 1篇APSIM
  • 1篇不同降水年型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冯浩
  • 4篇王文佳
  • 1篇董勤各
  • 1篇宋献方
  • 1篇吕惠民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国外主要作物模型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被引量:31
2012年
作物模型作为大田试验研究方法的补充,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栽培育种、田间管理、产量预测、灾害评估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作物模型研究国家作物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现状,并对各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作物模型发展至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作物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指导。
王文佳冯浩
关键词:作物模型DSSATAPSIM
基于CROPWAT-DSSAT关中地区冬小麦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被引量:27
2012年
明确关中地区作物需水规律可为合理制定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前提,从而为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水资源提供帮助。该文基于CROPWAT-DSSAT模型模拟分析了关中地区近30年来冬小麦生长季期间的有效降水量、作物需水量等季节变化特征,并模拟不同降水年型不同灌溉制度下作物产量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多次灌水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优灌溉方案。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冬小麦生长季期间有效降水量不足其需水量的50%,不同降水年型的季节特征有所不同,总体表现为越冬及返青拔节期缺水较为严重。冬小麦生长期间,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及灌浆水4水中以返青水最为关键,其次为拔节水,灌浆水对产量的贡献作用最小;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冬小麦最佳灌溉定额分别为75 mm、125 mm及150 mm;枯水年需在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分别灌水25 mm、75 mm和50 mm,此时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收益均最高;平水年需在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分别灌水50 mm、50 mm和25 mm,此时冬小麦产量最高,越冬水灌溉量减半后经济效益最高;丰水年则需在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均灌溉25 mm为宜,此时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最高。
王文佳冯浩
关键词:节水灌溉冬小麦降水年型需水规律灌溉制度
基于DSSAT模型陕西杨凌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灌溉制度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基于DSSAT作物模型模拟了不同降水年型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对比分析不同生育期灌水对产量、WUE以及土壤蒸发量等的影响,从而确定关键灌水期;并在综合考虑产量、WUE、总灌水量、灌水次数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1)冬小麦越冬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四水中以返青水最为关键,其次为拔节水,最后为越冬水和灌浆水;当不灌返青水时,冬小麦产量和蒸腾量显著降低,土壤蒸发量显著升高;(2)不同降水年型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产量、WUE、作物蒸腾量等表现为丰水年略大于平水年,二者显著大于枯水年;而灌水边际效益表现为平水年>枯水年>丰水年;(3)枯水年、平水年、丰水年的冬小麦最优灌溉制度分别为枯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75mm和50mm,平水年返青期灌水75mm,丰水年返青期和拔节期各灌水25mm。
王文佳冯浩宋献方
关键词:节水灌溉冬小麦
水土流失对长江流域洪灾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2010年入汛以来,长江流域在降雨量仅比常年同期偏多14.7%的情况下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为了进一步认识水土流失与长江流域洪灾的关系,从源头和根本上综合防治洪灾,分析了人为因素对长江流域洪水的影响。结果发现:长江流域森林植被系统受损,蓄水拦洪能力减弱;土壤侵蚀严重,土壤水库功能弱化;水库蓄水能力低,河系湖泊失调;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加剧了河道淤积等都与洪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流域洪灾综合防治的对策和相关建议。
冯浩董勤各王文佳王文佳
关键词:洪灾水土流失长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