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脊柱短缩与脊髓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8年
- 脊柱截骨短缩术是脊柱外科常用的一种术式,其能将局部神经压迫解除,缓解局部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改善。随着脊柱截骨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术安全性、疗效也相应提升,但其可能引起的脊髓损伤一直是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脊髓损伤会削弱脊髓功能,并引起运动能力下降、感觉功能异常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造成完全性截瘫,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目前,医学研究中关于截骨短缩术的影响、安全范围均未形成统一标准,仍存在较多争议。为了进一步明确脊柱短缩与脊髓功能的关系,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贾叙锋龙苗龙苗戢勇黄光平周玉
- 关键词:脊髓功能脊髓血流
- 单纯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评价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3例胸腰椎结核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A组(27例)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固定钛网植骨融合;B组(26例)采用前后路联合,先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矫正畸形,再进行病灶清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时间、后凸畸形矫正度数及矫正率、神经功能ASIA分级。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A组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3个月。术后1年,两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obb角矫正度数及矫正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手术创伤小,脊柱矫形及融合效果确切。
- 贾叙锋龙苗戢勇黄光平周玉冯大雄
- 关键词:脊柱结核后路减压病灶清除内固定术
- PET/CT在脊柱转移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在脊柱转移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收集1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PET/CT及MRI检查资料,并加以分析。结果PET/CT检出病灶43个,其中25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转移椎体病灶,18个为良性病灶,定性诊断的22个转移椎体病灶,标准摄取最大值(SUVmax)范围为2.38-26.30。MRI共检出病灶40个,其中25个经病理或随访证实转移椎体病灶,15个为良性病灶;定性诊断的17个转移椎体病灶,15个病灶T_1WI呈低信号及T_2WI呈高信号,2个病灶T_1WI及T_2WI均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强化。PET/CT对转移椎体病灶的诊断正确率为88.37%(38/43)、敏感度为88.00%(22/25)、特异度为88.89%(16/18),而MRI的诊断正确率为67.50%(27/40)、敏感度为68.00%(17/25)、特异度为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实现了精细解剖结构与丰富生理、生化分子功能信息的结合,在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MRI检查方法。
- 贾叙锋冯大雄戢勇付钦卿黄光平周玉张戈
- 关键词:脊柱转移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比普通钢板固定和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旨在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完全负重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采取锁定钢板三柱内固定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黄光平贾叙锋周玉戢勇李磊
- 关键词: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SD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中髓鞘相关抑制因子的表达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SD大鼠在不同致伤势能的Allen’s模型和脊髓全切模型微环境中不同时间点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表达。方法选择125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5只, A组(假手术组), B组[20 g×5 cm,即致伤势能100 gcf (gram-cm force)], C组(20 g×10 cm,致伤势能200 gcf), D组(20 g×15 cm,致伤势能300 gcf)和E组(脊髓全切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分析法,在制模成功后1 d、5 d、7 d、14 d、28 d观察大鼠脊髓损伤(SCI)组织中勿动蛋白-A(Nogo-A)、髓鞘相关糖蛋白(MAG)、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Mgp)等髓鞘相关抑制因子表达。结果整个实验中大鼠死亡24只(16.67%); B、C、D、E组SCI后1 d可见Nogo-A、MAG、OMgp表达,Nogo-A与MAG表达于SCI后7 d达峰值,28 d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 SCI后1 d可见髓鞘中OMgp表达,5 d达峰值,28 d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 Nogo-A、MAG、OMgp在SCI后普遍呈现高表达,并在SCI后5~7 d达到峰值。
- 贾叙锋龙苗戢勇黄光平周玉冯大雄
- 关键词:SD大鼠动物模型
- 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以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VSA疼痛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止痛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关节液中金属基质蛋白酶-13(MMP-13)及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VSA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SA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个阶段观察组患者L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P-1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IL-1、TNF-ɑ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及TNF-ɑ表达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IL-1及TNF-ɑ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TGF-β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F-β表达水平均上升,观察组患者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膝关节镜清理术,并且联合治疗能快速调节患者体内炎症因子失衡情况,促进细胞正常增值与分化。
- 李萌贾叙锋周玉李彬张方德李军
- 关键词:膝关节镜清理术中药离子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 SD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的模拟实验被引量:4
- 2016年
- 背景:通过制作SD大鼠的轻、中、重度脊髓损伤模型,使之符合基础实验研究的脊髓损伤类型,可进一步了解SD大鼠脊髓损伤后的微环境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目的:模拟SD大鼠脊髓损伤后微环境,观察不同致伤势能的Allen’s模型和脊髓全切模型SD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功能、病理以及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方法:选择125只成年雌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打击势能100 gcf组(20 g×5 cm)、打击势能200 gcf组(20 g×10 cm)、打击势能300 gcf组(20 g×15 cm)、脊髓全切组,每组25只,在制模成功后第1,5,7,14,28天采用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病理切片鉴定,观察各组大鼠脊髓损伤程度。结果与结论:1整个实验中SD大鼠死亡24只,脊髓全切组的死亡率和并发症最高,每组的BBB评分均降低,随着时间延长BBB评分逐渐增高。各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打击势能300 gcf组和脊髓全切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各手术组在伤后1 d病灶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细胞肿胀明显,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细胞减少;伤后28 d发现大量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瘢痕及脊髓空洞形成,打击势能300 gcf组、脊髓全切组明显重于打击势能100 gcf组、打击势能200 gcf组。3各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的波幅及潜伏期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打击势能300 gcf组和脊髓全切组在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致伤势能为20 g×5 cm,20 g×10 cm,20 g×15 cm,可模拟SD大鼠轻、中、重度脊髓损伤模型的微环境;不同势能的改良Allen’s模型较脊髓全切模型并发症低,更符合基础研究。
- 贾叙锋龙苗戢勇黄光平周玉张方德冯大雄
- 关键词:脊髓损伤SD大鼠微环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脊柱手术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用于脊柱手术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脊柱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术前30 min口服100 mg的艾瑞昔布,对照组口服相同剂量的安慰剂。术毕予负荷剂量的芬太尼0.001 mg/kg。比较两组术后6 h与12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镇静效果(采用Ramesay评分法评估)、芬太尼消耗量、自控按压总次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6 h与术后12 h的术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80±0.82)分与(1.85±0.45)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91)分与(2.32±0.64)分;观察组的镇静Ramesay评分分别为(2.28±0.59)分与(2.06±0.58)分,低于对照组的(2.63±0.71)分与(2.33±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6 h、6~12 h、12~24 h的芬太尼消耗量及自控按压总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1.82%(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采用艾瑞昔布进行超前镇痛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静效果,芬太尼用量与不良反应均明显减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推广。
- 贾叙锋龙苗黄光平戢勇周玉李萍
- 关键词:脊柱手术艾瑞昔布超前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