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俊

作品数:14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海拔
  • 3篇阔叶
  • 2篇性状
  • 2篇性状研究
  • 2篇养分
  • 2篇异速生长
  • 2篇植物
  • 2篇山松
  • 2篇生物量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呼吸
  • 2篇竹种
  • 2篇温度敏感性
  • 2篇物量
  • 2篇细根
  • 2篇小枝
  • 2篇化学计量
  • 2篇黄山松
  • 2篇海拔梯度
  • 2篇常绿

机构

  • 14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枣庄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孙俊
  • 9篇钟全林
  • 9篇程栋梁
  • 3篇吕敏
  • 2篇李曼
  • 1篇李曼
  • 1篇范瑞瑞
  • 1篇孙俊
  • 1篇杨福春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张家口职业技...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新疆职业教育...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夷山五种竹子叶、枝、秆碳氮磷化学计量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被引量:7
2022年
探究竹子化学计量特征对生长阶段和海拔的响应对于了解其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适应策略至关重要。对武夷山沿海拔分布的五种典型竹子叶、枝、秆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化学计量内稳态指数(H)进行两个生长阶段的测定。结果显示不论生长阶段的变化,各器官N、P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C含量,且秆的N、P含量变异系数要显著大于叶片和竹枝,但不同生长阶段并未改变秆的N∶P(12∶1)。毛竹4月份枝和8月份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降低,而箬竹叶的N、P含量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和生长阶段的交互作用显著提高了竹秆N含量对生长阶段变化的响应。竹叶N和秆的N、P含量在不同生长阶段具有明显的内稳性调控机制,但竹枝N、P的内稳性特征表现不明显。总而言之,这些结果一方面反映了武夷山五种竹子偏向于选择维持叶N含量的内稳态机制,另一方面调节秆N、P含量的协变来应对海拔和生长阶段变化中养分的利用策略。
孙俊王满堂袁景西程林吕敏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海拔梯度养分含量
江西阳际峰73种阔叶植物叶片光截获和水分排除策略对树冠位置的响应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常绿阔叶林林木树冠位置是否会对叶片与光截获和水分排除相关的性状间的权衡关系产生影响,本研究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standardized major axis,SMA)的方法,对江西阳际峰73种阔叶树上、下树冠位置(冠层二分法)的叶形态性状(叶片厚度和叶长宽比)、构型性状(倾角和滴水尖长度)以及生理性状(光合-光饱和点和光合-光补偿点)进行分析,以期阐明亚热带阔叶树叶片在应对资源变化时的策略.结果显示,(ⅰ)不同树冠位置的叶片厚度和长宽比无显著差异(P>0.05);上冠层叶片的倾角(34.92°±1.15°)、光饱和点((954.89±27.86)μmol/(m^(2)·s))和光补偿点((29.45±1.02)μmol/(m^(2)·s))均显著高于下冠层叶片(倾角:16.66°±0.50°;光饱和点:(520.74±15.47)μmol/(m^(2)·s);光补偿点:(12.54±0.38)μmol/(m^(2)·s);P<0.05),但上冠层叶片的滴水尖长度((4.26±0.15)mm)显著低于下冠层叶片((7.18±0.22)mm;P<0.05).(ⅱ)不同树冠位置叶片的叶倾角、滴水尖长度与光饱和点及光补偿点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其滴水尖长度与叶片长宽比仅在上冠层叶片中呈显著弱相关(P<0.05).(ⅲ)不同树冠位置叶倾角、滴水尖长度、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存在共同的异速指数(P>0.05),并呈现出等速生长关系,但异速常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树冠位置不会改变叶片光截获和水分排除性状间的权衡策略,叶滴水尖长度和叶倾角主要受与叶片光资源利用能力相关的生理性状的影响.
陈晓萍吕敏王满堂胡丹丹孙俊孙俊程栋梁
关键词:叶倾角光饱和点光补偿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认识
2019年
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是党和国家深刻研讨的一个重大问题。历史的传承和时代的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的完善和升华。实践证明,只有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认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内涵、重要意义、面临的挑战以及解决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明确如何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引领我国各项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的新发展。
孙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海拔梯度和凋落物处理对黄山松林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林下土壤呼吸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最大的碳输出过程,其微小变化会对森林碳收支平衡产生巨大影响。然而,森林不同土壤呼吸(RS)组分(异养呼吸RH,自养呼吸RA)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如何响应海拔变化及凋落物的输入还存在着不确...
孙俊
关键词:黄山松凋落物海拔梯度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
不同海拔典型竹种枝叶大小异速生长关系被引量:27
2019年
为了分析竹子枝-叶大小间的权衡关系,本研究对武夷山不同海拔典型竹种(毛竹、箬竹、肿节少穗竹、毛竿玉山竹和武夷山玉山竹)小枝的叶片总质量、茎质量、单叶质量和出叶强度等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5个竹种间小枝上总叶质量与茎质量的异速生长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竹种内,毛竹、箬竹和肿节少穗竹总叶质量与茎质量在不同海拔上均拥有共同异速生长指数(分别为0.94、0.85、0.84).毛竿玉山竹和武夷山玉山竹的叶茎质量也存在共同异速生长指数(0.79).除武夷山玉山竹外,竹子单叶质量与出叶强度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个竹种的单叶质量和出叶强度之间存在共同异速生长指数-1.12.总之,竹类植物的小枝总体上倾向于在低海拔环境中着生更多的叶片,而在高海拔生境下则投资更多的生物量到茎的构造上.尽管竹种间小枝的茎投资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其基于茎质量的出叶强度策略取决于叶片大小的构建而不是海拔生境差异.
孙俊王满堂程林吕敏孙蒙柯陈晓萍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异速生长竹子海拔叶质量
亚热带59个常绿与落叶树种不同根序细根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被引量:24
2020年
不同根序的植物细根具有形态、结构和生理上的差异,基于根序的细根生理生态研究是当前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不同生活型树种不同根序细根的研究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下细根养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落叶树种P含量和N∶P之外,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C、N和P含量与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根序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者细根C含量、C∶N和C∶P随根序增加而升高,而N和P含量随根序增加而降低。(2)常绿与落叶树种C、N、P养分含量中C的变异系数最低,且两个生活型树种细根N、P含量的变异系数基本都随根序增加而变大。(3)常绿树种细根的N、P含量均显著低于落叶树种,但C∶N和C∶P都显著高于落叶树种,C含量和N∶P无显著差异。(4)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养分(碳、氮和磷)异速关系在各个根序之间都存在共同斜率;常绿树种细根N和P含量存在等速生长关系,但落叶树种细根存在P含量增速大于N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指数:α>1)。结论:随根序增加,常绿与落叶树种的细根具有相似的养分变化策略,N、P养分含量在低阶细根中的变异性更小。落叶树种细根生长受到缺P的影响大于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细根比常绿树种更高的N、P含量和更低C∶N和C∶P以及常绿与落叶树种细根N、P养分的异速生长关系差异说明落叶树种细根更倾向于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策略。
周永姣王满堂王钊颖朱国洁孙俊钟全林程栋梁
关键词:常绿落叶细根
马尔库塞爱欲解放论与马克思劳动解放论的比较研究
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物质日益丰裕,财富不断聚积,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更是带来了全球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但是,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并没有相应带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发...
孙俊
关键词:马尔库塞爱欲
文献传递
马克思择业观启示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思考与实践
2019年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对此高校应采取积极策略,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笔者从马克思择业观、择业历程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毕业生就业问题,根据马克思择业观和现实情况提出相应策略,以期有利于高校就业工作指导水平的提升,让毕业生顺利就业,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孙俊
关键词:就业择业观
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组分特征及影响因素
2025年
武夷山亚高山草甸是亚热带中国东南部地区分布海拔最高的草甸,分析亚热带亚高山草甸土壤碳通量组分的变化特征,探究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温度敏感性(Q10),对准确估计区域土壤碳收支和完善对亚高山草甸碳通量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采用LI-8100 CO_(2)通量测定仪对武夷山山顶草甸土壤呼吸速率(RS)进行监测,并利用根去除法区分自养呼吸速率(RA)和异养呼吸速率(RH)。结果显示:(1)亚热带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速率及组分动态均呈双峰曲线,5-10月,RS、RA、RH均高于其他月份。全年RA的变异幅度大于RH,RA在RS中占比约45%。(2)多模型比较分析表明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土壤温度(T)与土壤呼吸速率及组分呈指数增长关系,土壤呼吸速率及各组分的Q10排序为RA(Q10=1.96)>RS(Q10=1.94)>RH(Q10=1.67)。土壤湿度(W)对RS有一定影响,但与RA、RH关系不显著。T、W双因素模型对RS的拟合优于单因素模型,二者可共同解释48%的RS变异。综上,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以异养呼吸为主,自养呼吸比异养呼吸对温度更敏感,土壤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武夷山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的重要环境因子,低温和湿度大对土壤呼吸有抑制作用。该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呼吸及组分季节动态和影响因素的认识,为区域土壤碳通量和碳循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葛小彩李锦隆孙俊武盼盼胡丹丹程栋梁程栋梁
关键词: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亚高山草甸
冠层高度对江西69种阔叶树小枝单叶生物量与出叶强度关系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阔叶树不同冠层高度对当年生小枝上单叶生物量与出叶强度之间关系的影响,以期探明森林内光照环境变化对树木小枝性状的影响,为揭示阔叶树林冠生长对光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对江西省阳际峰自然保护区内69种阔叶树不同冠层高度的单叶生物量(ILM)与出叶强度(单位茎生物量的叶片数量与单位茎体积的叶片数量,Lim与Liv)的异速生长关系(树木本身某一部分的相对增长)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冠层高度(上冠层与下冠层)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内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单叶生物量与出叶强度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常绿和落叶树种的Liv、比叶面积和单叶面积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的叶片数量、ILM、Lim和茎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常绿树种在不同冠层高度处的叶片数量、Liv、比叶面积、Lim和茎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落叶树种在不同冠层高度处仅与比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P<0.05)。2)常绿和落叶树种不同冠层高度当年生小枝的单叶生物量与出叶强度之间均为负等速关系;冠层高度对常绿树种小枝ILM-Lim的异速生长指数(方程斜率)无显著影响(P=0.95),但上冠层小枝ILM-Lim的异速生长常数(方程截距)显著高于下冠层(分别为1.24、1.05);冠层高度对落叶树种当年生小枝ILM-Lim的异速生长指数(P=0.65)与异速生长常数(P=0.83)均无显著影响。3)冠层高度对常绿树种当年生小枝ILM-Liv的异速生长指数(P=0.43)与异速生长常数(P=0.16)均无显著影响,对落叶树种当年生小枝ILM-Liv的异速生长指数(P=0.69)与异速生长常数(P=0.28)也无显著影响。【结论】冠层高度对常绿和落叶树种当年生小枝的单叶生物量与出叶强度之间的负等速关系未产生影响,但冠层高度对常绿树种的异速生长常数则�
李锦隆王满堂李涵诗陈晓萍孙俊钟全林程栋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