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志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一次性根管
  • 2篇一次性根管治...
  • 2篇一次性根管治...
  • 2篇治疗术
  • 2篇根管
  • 2篇根管治疗
  • 2篇根管治疗术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细胞
  • 1篇人牙
  • 1篇人牙周膜
  • 1篇人牙周膜细胞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疼痛
  • 1篇左旋聚乳酸
  • 1篇羟基磷灰石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3篇高永志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8月筛选一次性根管治疗患者160例患者160颗患牙,均为根尖周炎和牙髓炎,将需一次性根管治疗的160例患者160颗患牙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冲洗方法冲洗根管,观察组在常规根管冲洗后再进行根管超声冲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2例X线检查根尖周出现透射区,成功率达97.5%,对照组16例不能行使正常咀嚼功能,成功率达80.0%,两组治疗后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复诊患牙,观察组治疗后无痛率达50.0%,对照组的无痛率达30.0%,两组患者术后无痛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应用于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效果确切,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高永志殷志远
关键词: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疼痛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急慢性牙髓炎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资料,验证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筛选在我院口腔内科2015年1—5月牙髓炎患者146例,患牙为178颗,经患者同意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9颗患牙采用一次性根管,对照组89颗患牙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随诊6个月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术后2 d牙痛发生率为35.84%,对照组为37.08%,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月牙痛发生比率为14.61%,对照组为16.8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79%,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得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优于多次根管治疗,值得临床广泛发展采用。
高永志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急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
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材料上人牙周膜细胞的生长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牙周组织过程中,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有效结合是提高组织工程化牙周组织质量的关键。其中人牙周膜细胞是常用的种子细胞。目的:观察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材料上人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方法:体外环境下分离与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单纯人牙周膜细胞培养与人牙周膜细胞+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材料复合培养。培养1,2,3 d,检测2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Ⅲ型胶原表达情况;利用MTT法描绘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结论:(1)经免疫组化染色,培养所得细胞波形蛋白、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阳性表达,抗角蛋白染色呈阴性,表明所得细胞为实验所需人牙周膜细胞;(2)经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2组细胞毒性的吸光度(A)值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人牙周膜细胞的生长曲线形态基本一致;(3)共培养1,2,3 d,2组碱性磷酸酶活性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2组Ⅲ型胶原A值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人牙周膜细胞可以在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材料上正常生长与增殖,未出现细胞毒性等不良反应。
高永志殷志远
关键词:生物材料口腔生物材料牙周膜细胞左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细胞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