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星 作品数:27 被引量:165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更多>>
联合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徐鸥 任秀敏 董金辉 王建星人脐血干细胞分化为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 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受损后导致鼻黏膜生物功能严重创伤。相对于其他成体干细胞,人脐血干细胞具有更好的诱导分化潜能。目的:观察人脐血干细胞通过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正常健康人脐血,分离人脐血干细胞,通过体外培养,鉴定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后进行传代培养;取第3代脐血干细胞,用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感染,采用气液界面培养法,分别于诱导感染1,2周后对干细胞进行MUC8基因PCR检测。在脐血干细胞培养3周后进行FOXJ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结论:(1)培养鉴定结果:原代人脐血干细胞传代至第3代时,细胞形态较均一,折光性良好,可表达干细胞表面标记物;(2)转染鉴定结果:细胞转染3 h后,可见第3代干细胞呈现出绿色荧光,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阳性率达96.2%,说明干细胞转染效果很好;(3)RT-PCR检测:人脐血干细胞MUC8 m RNA无表达,而鼻黏膜上皮细胞MUC8 m RNA呈现出强表达,培养1周时MUC8mRNA呈现弱表达,培养2周后有一定的增强;(4)免疫荧光染色:在转染的绿色荧光蛋白背景下可观测到FOXJ1红色荧光呈现阳性表达结果;(5)结果说明:人脐血干细胞在适宜培养条件下可分化为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 董金辉 任秀敏 徐鸥 王建星关键词:干细胞 鼻黏膜上皮细胞 人脐血干细胞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与Treg/Th17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vitamin D,VD)及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研究Treg细胞、Th17细胞及VD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VD与Treg/Th17细胞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治疗AR的价值。方法选取38例AR确诊患者为AR组,健康体检者3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受试者外周血25(OH)D_3的含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总VD含量;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CD4^+IL-17^+Th17细胞、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百分率。结果 AR组血清总VD及25(OH)D_3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7.791、-2.439,P均<0.05);AR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17.011,P<0.05);AR组CD4^+IL-17^+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8.986,P<0.05);AR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血清25(OH)D_3含量呈正相关(r=0.713,P<0.05);AR组外周血CD4^+IL-17^+Th17细胞含量与血清25(OH)D_3含量呈负相关(r=-0.658,P<0.05)。结论 AR患者中V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血清VD的缺乏有可能影响AR发病;而VD缺乏可能与Treg/Th17细胞失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耿珊珊 任秀敏 徐鸥 郝东阳 董金辉 王建星关键词:TH17细胞 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152例按治疗意愿分为2组,聚焦超声组72例,药物治疗组80例。聚焦超声组行鼻内镜下聚焦超声治疗,扫描部位为双侧下鼻甲、中鼻甲前部、鼻丘及鼻中隔前上部;药物治疗组采用常规鼻喷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并评定疗效。聚焦超声组中23例患者治疗前后自愿接受糖精试验,测定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功能,并与正常组(非变应性鼻炎者)进行比较。结果药物治疗组治疗1周时疗效优于聚焦超声组(P<0.01),治疗1个月时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治疗1年时聚焦超声组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或<0.01)。术后随访1年,聚焦超声组复发16例(22.2%),药物治疗组复发34例(42.5%),聚焦超声组复发率低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聚焦超声组治疗后1周开始症状体征评分逐渐降低,治疗后1年开始升高,药物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也从治疗1周开始逐渐降低,治疗后6个月开始升高,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聚焦超声组鼻纤毛传输时间长于正常组(P<0.01),治疗后1个月和1年聚焦超声组鼻纤毛传输时间短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1年鼻纤毛传输时间长于治疗1个月(P<0.01)。结论聚焦超声较药物治疗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张铭 任秀敏 单春光 徐鸥 董金辉 王建星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辅助精细化构建耳廓软骨组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死亡时间在48h之内的尸体,解剖完整的耳廓软骨,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染色和生物力学测试;固定耳廓软骨标本,进行CT扫描,采用3D快速打印技术制备耳廓模具,依据模具制备支架;分离、培养、扩增耳廓软骨组织后,接种于3D打印技术制作出的支架上,体外培养3周,裸鼠皮下植入6周,分别进行相关检测。结果:于体外培养3周后的软骨支架复合物的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性能与生理耳廓软骨比较差异很大,体内培养6周后的组织工程化软骨形态及组织学较人耳廓软骨差异不大,但生物力学性能优于生理状态的耳廓软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快速,准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其辅助精细化用于构建耳廓软骨组织。 张玉波 王建星 贾占伟 单春光关键词:体外研究 BST2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 2025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BST2)基因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患者预后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明确BST2基因沉默对喉癌细胞系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BST2在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参数与BST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BST2蛋白的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价BST2的预测价值。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ST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TU686细胞系中,CCK-8结果表明,48 h后siRNA-3组的OD值为2.35±0.1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7±0.13和阴性对照组2.71±0.12(F=16.330,P<0.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12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15.1±3.7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5.07±5.25)%和阴性对照组(33.03±5.04)%(F=16.280,P=0.004);24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30.41±4.0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5.05±4.44)%和阴性对照组(70.6±4.97)%(F=89.951,P<0.001)。Tanswell实验表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侵袭的细胞数为82.67±2.5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7±2.52和阴性对照组121.67±4.73(F=188.314,P<0.001)。不同临床分期(P=0.032)及生存时间(P<0.001)喉癌患者BST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ST2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HR=5.102,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临床分期(χ^(2)=17.383,P<0.001)、淋� 杨钰玮 王建星 贾巧静 杨志超 单春光关键词:喉肿瘤 IL-12细胞因子家族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7年 由于IL-12家族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日益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已知IL-12家族主要包括4个成员,分别是IL-12、IL-23、IL-27及IL-35。该家族细胞因子是由结构相似、共价结合的异源二聚体分子组成,也是目前已知在众多的细胞因子家族中唯一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家族。 尹雪 任秀敏 王建星 徐鸥 董金辉 刘春苗关键词:IL-12 细胞因子类 奥马珠单抗靶向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研究进展 2025年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学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部分患者临床表现顽固,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和最大限度的鼻用糖皮质激素规范治疗后仍难以控制症状,奥马珠单抗作为一种新型的重组人源化抗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抗体,在CRSwNP的靶向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奥马珠单抗在成人顽固性CRSwNP中疗效显著,其通过阻断2型炎症中关键细胞因子IgE的信号传导达到治疗作用。本文就CRSwNP的免疫机制、治疗现状及奥马珠单抗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张韵秋 任秀敏 徐鸥 董金辉 王建星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免疫球蛋白E 靶向治疗 MTDH、HIF-1α和TKTL1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究MTDH、HIF-1α、TKTL1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TDH、HIF-1α和TKTL1的表达情况,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MTDH、HIF-1α和TKTL1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7%、60.00%和63.33%,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0.00%、10.00%和1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MTDH、HIF-1α和TKTL1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84.62%和79.62%,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阳性表达率35.29%、41.18%和35.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DH和HIF-1α在病理为中-低分化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8%和84.21%,与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27.27%和1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KTL1和HIF-1α在Ⅰ~Ⅱ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0%和33.33%,与Ⅲ~Ⅳ期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22%和77.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个因子与患者的年龄、吸烟量和肿瘤发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Spearman秩相关检测结果显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DH与HIF-1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84,P〈0.05);TKTL1与HIF-1α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508,P〈0.01);MTDH表达与TKT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07,P〉0.05)。结论:MTDH蛋白、TKTL1蛋白与HIF-1α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MTDH和TKTL1有望成为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生物治疗的新靶点,并且可为判断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贾晓芳 单春光 徐鸥 王建星关键词:喉肿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尘螨所致变应性鼻炎IL-17,IL-35表达水平及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 刘春苗 任秀敏 徐鸥 董金辉 王建星 张铭 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