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入路
  • 3篇软组织
  • 3篇股骨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1篇动脉
  • 1篇对手
  • 1篇严重软组织损...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引流术治疗
  • 1篇掌背
  • 1篇掌背动脉
  • 1篇支皮瓣
  • 1篇指动脉
  • 1篇指动脉背侧支
  • 1篇置换术
  • 1篇软组织损伤

机构

  • 7篇苏州市相城人...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市立医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徐志钢
  • 4篇崔巍
  • 3篇赵东阳
  • 2篇徐厚高
  • 1篇李雷
  • 1篇巨积辉
  • 1篇姜华亮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前外侧和后外侧入路半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前外侧和后外侧切口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0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分为前外侧组36例,后外侧组34例.结果:术后3月TUG试验前外侧组结果更佳.结论:人工双极...
简争光崔巍徐志钢赵东阳陶梨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前外侧入路后外侧入路老年患者
大粗隆入路小切口治疗股骨干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经大粗隆顶点进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4年8月采用小切口引导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6例,全部采用股骨大粗隆顶点开口进钉,骨折端采用微创小切口直接复位。[结果]经股骨大粗隆顶点进钉准确,减少了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安装尾帽方便快捷,更容易骨折愈合后取钉,小切口复位准确,骨折愈合率高。[结论]经大粗隆顶点微创小切口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置钉容易、复位精确、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简争光崔巍徐志钢赵东阳陶梨清
关键词:小切口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
不同手术入路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传统入路组(n=29)和后外侧入路组(n=31),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后外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4.86±12.35)min和(53.28±13.77)d,均短于传统入路组的(67.91±14.73)min和(74.94±13.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出血量为(127.31±6.24)ml,少于传统入路组的(154.28±10.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治疗优良率为93.5%(29/31),高于传统入路组的72.4%(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1/31),低于传统入路组的20.7%(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入路比较,后外侧入路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对患者损伤较小,安全性佳。
徐厚高姜华亮王慧徐志钢查国春陆国海
关键词:手术入路复位固定踝关节骨折手术
分期治疗Tscherne2、3级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对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进行分期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3例合并Tscheme分型中2、3级软组织损伤的Pilon骨折行分期治疗,早期行距骨复位和踝关节牵引固定,延期行切开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锁定接骨板固定,观察分期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无切口感染,经6-28月随访,无骨折不愈合及延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经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6.9%。结论:对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进行分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简争光崔巍徐志钢陶梨清赵东阳
关键词:严重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创伤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30例)和负引组(26例)。常规组予常规换药治疗,负引组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2组创面愈合速度,并对比创面换药、感染等情况。结果负引组创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负引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愈合速度,减少换药次数,促进伤口尽快愈合,减少感染风险,疗效可靠。
徐志钢
关键词:创伤软组织缺损负压封闭引流术
股骨内固定术后17年发生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021年
患者,男,61岁,农民,因在搬运约120 kg重物过程中突然出现左大腿剧烈疼痛、不能站立,于2015年7月27日入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大腿远端酸痛不适,每天低热,体温37.5~38.0℃,无典型夜间痛,在外院行针灸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近2个月来患者饮食、睡眠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无异常,无明显消瘦。
简争光巨积辉崔巍徐志钢李雷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比分析指动脉背侧支皮瓣与掌背动脉穿支皮瓣对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选取皮瓣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5例.指动脉组采用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进行修复,掌背动脉组采用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皮瓣温度、疼痛程度、手功能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均为一期愈合.术后4周,指动脉组皮瓣温度高于掌背动脉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掌背动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指动脉组的手部活动恢复优良率、手指精细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于掌背动脉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掌背动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与以掌背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相比,以指动脉背侧支皮瓣进行修复的术后并发症更少,且手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冯炜炜徐厚高徐志钢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