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对术前子宫内膜癌风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临床变量构建的融合模型,对术前子宫内膜癌(EC)风险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3月—2022年5月运城市中心医院218例E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年龄35~81(55.8±8.9)岁。218例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153例)和测试集(65例);根据术后病理证实的EC风险等级分为低风险组107例,非低风险组111例。基于每位患者表观弥散系数、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T2加权像、轴位增强T1加权像、矢状位增强T1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6个序列的图像进行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提取特征,采用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最大相关最小冗余和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单序列及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EC风险分层的临床预测因子,并结合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建立融合模型,制作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分析6个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及融合模型对于EC风险的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益。结果训练集和测试集间比较,患者的年龄、绝经患者占比、P53表达水平、糖类抗原(CA)125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训练集中,低风险组与非低风险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患者占比、P53表达水平、CA12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测试集中,低风险组与非低风险组绝经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参数MRI经过特征提取后,每位患者共提取出6780个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集中筛选出10个关键特征构建模型。以上6个单序列及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EC风险分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5、0.835、0.827、0.828、0.801、0.787及0.870。�
- 王海峰王海峰王晋君
-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磁共振成像
- 自MR-T2图像勾画肝细胞癌患者放疗靶区精度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MRI-T2加权像扫描(MR-T2)图像对肝细胞癌(HCC)患者放疗靶区勾画精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诊治的36例HCC患者,在接受放疗前行CT和MRI检查,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经形变配准后获得大体内靶区(IGTV)和计划靶区(PTV)。应用Reg Refine图像形变配准。记录2%、50%、95%和98%PTV体积的受照剂量(分别记为D2、D50、D95和D98)。结果经Reg Refine配准后,门静脉x、y和z轴向位移分别为(0.5±0.2)mm、(0.8±0.3)mm和(0.7±0.3)mm,显著小于自动形变配准[分别为(2.9±0.4)mm、(4.8±0.5)mm和(3.9±0.6)mm,P<0.05],腹腔干x、y和z轴向位移分别为(0.8±0.4)mm、(0.7±0.3)mm和(0.6±0.3)mm,显著小于自动形变配准[分别为(3.2±0.5)mm、(3.0±0.7)mm和(2.4±0.4)mm,P<0.05];形变配准后GTV和IGTV分别为(379.8±103.9)cm^(3)和(430.1±120.6)cm^(3),显著大于形变配准前[分别为(330.4±92.8)cm^(3)和(375.2±95.5)cm^(3),P<0.05],PTV为(542.7±130.2)cm^(3),显著小于形变配准前[(690.2±150.3)cm^(3),P<0.05];形变配准后D2、D50、D95和D98靶区剂量分别为(56.0±12.9)Gy、(53.0±6.8)Gy、(49.8±5.3)Gy和(52.9±8.1)Gy,与形变配准前[(55.7±13.2)Gy、(52.8±7.3)Gy、(50.1±4.6)Gy和(53.3±7.7)Gy]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变配准后肝脏V5、V10、V20、V30和V40受照剂量分别为(52.7±9.4)%、(32.0±5.6)%、(20.1±4.6)%、(13.5±5.2)%和(7.4±3.8)%,显著低于配准前[分别为(58.2±10.1)%、(39.3±7.5)%、(24.8±5.8)%、(17.2±4.4)%和(10.1±3.9)%,P<0.05]。结论应用MR-T2图像勾画HCC放疗靶区有助于扩大靶区范围和运动轨迹,提高肝癌靶区勾画精度。
- 高金龙王海峰李娜梁朝晖张文正
- 关键词:肝细胞癌放疗
-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4年
- 目的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5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78例)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7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49%(62/78)和96.15%(75/78),高于对照组的60.26%(47/78)和82.05%(64/78)(χ^(2)=6.851,7.988,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PD-1、PD-L1水平[分别为(201.81±16.12)ng·L^(-1)、(264.32±25.10)n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3±19.58)ng·L^(-1)、(301.28±27.42)ng·L^(-1)](t=10.593、8.781,均P<0.05);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5.90%(67/7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9%(56/78)(χ^(2)=4.650,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放射性食管炎、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但多为1~2级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可耐受,经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进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血清PD-1、PD-L1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相较于常规同步放化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王海峰王伟梁朝晖马韬
- 关键词:食管癌同步放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