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井奎
-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6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对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程度的评价作用。方法选取156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取保肝抗病毒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疗程48周。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脏穿刺检查病理分期,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分析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与肝脏穿刺检查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治疗48周,观察组血清HA、LN、PCⅢ、Ⅳ-C水平及LSM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LSM与血清HA、PCⅢ、LN、Ⅳ-C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0.38、0.28、0.54,P均<0.05)。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对有无肝纤维化程度的判定与肝组织活检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能准确评价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恩替卡韦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变化程度。
- 刘加群王守云曹立华王玉华焦秀娟齐丽韫赵志军赵培利温井奎房雷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硬化恩替卡韦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2年
- 分析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治疗中,扶正化瘀胶囊、盐酸普萘洛尔的联合效果。方法:以200例门静脉高压致EGV患者为对象,均分为单药、联合用药治疗组,通过对比分析扶正化瘀胶囊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疗效及门静脉压梯度(HVPG)水平相比,联合组均较优(P<0.05)。SF-36评分相比,较高的为联合组(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致EGV患者治疗中,联合用药的效果更好,值得推荐。
- 房雷李丹陈金龙王玥温井奎
-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扶正化瘀胶囊盐酸普萘洛尔
- 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体检指标的影响
- 2022年
- 分析单纯肥胖性脂肪肝(FLD)治疗中,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72例单纯肥胖FLD患者为对象,均分为两组,比较常规治疗、常规+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生化指标相比,观察组均较优(P<0.05);两组转归情况及知识掌握度相比,观察组均较优(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纯肥胖性FLD患者个性化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检指标,提升预后,增加患者健康知识。
- 房雷王玥李丹温井奎
- 关键词:脂肪肝肥胖体检指标转归
- 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中选取9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内科综合治疗,再给予对照组患者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再加用中药灌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氨水平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有利于稳定患者血氨水平,缩短患者清醒时间,延长患者生存期,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优势,造福大众,值得推广。
- 赵志军王守云温井奎焦秀娟杨丽敏房雷刘加群齐丽韫
- 关键词:中药灌肠肝性脑病门冬氨酸鸟氨酸
- 芪黄灌肠液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芪黄灌肠液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芪黄灌肠液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照组31例予单纯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2组均4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 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治疗前后72 h血氨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平均昏迷清醒时间。结果 2组治疗后TBi L、ALT及AS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64.5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氨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平均昏迷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提前。结论芪黄灌肠液联合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HE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刘洪斌黄传惠樊瑞红温井奎
- 关键词:肝性脑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灌肠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氨、肝功能改善情况(ALT、ALB、TBIL)及患者苏醒时间、数字连接实验(NC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9%)明显高于对照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且治疗组患者完全苏醒时间及NCT所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完全苏醒时间,降低血氨浓度,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 赵志军温井奎王守云焦秀娟齐丽韫刘加群
- 关键词:肝性脑病中药灌肠门冬氨酸鸟氨酸NCT肝功能
- 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治疗100ml加15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芪黄灌肠液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温水冲化取汁100ml保留灌肠,1次/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清醒时间、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水平的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6.0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NH3、AST、ALT、TBil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为(7.12±2.33)h,对照组为(20.46±3.41)h,治疗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芪黄灌肠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低血氨水平及改善患者肝功能。
- 赵志军王守云温井奎焦秀娟杨丽敏房雷刘加群齐丽韫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
- 恩替卡韦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通过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免疫功能及HBV-DNA载量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0.5 mg/d,1次/d;观察组患者在服用恩替卡韦的同时服用六味五灵片,1.5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3周,且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降酶、抗纤维化药物。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以及HBV-DNA载量,并计算治疗后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ALT、AST、TBil、HA、LN、PCⅢ、Ⅳ-C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BV-DNA载量低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六味五灵片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增强免疫力、降低HBV-DNA载量及提高病毒转阴率。
- 刘加群王守云曹立华焦秀娟温井奎刘坤齐丽韫赵培利李滨赵志军周晓丹
- 关键词:恩替卡韦六味五灵片肝功能肝纤维化
- 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乳果糖治疗热扰心神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血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中药直肠滴入联合乳果糖治疗热扰心神型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内毒素、血氨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HE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乳果糖组、中药直肠滴入组和乳果糖联合中药直肠滴入组(联合组),每组各42例,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后,乳果糖组采用单一乳果糖治疗,中药直肠滴入组采用单一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大黄、黄连、黄芩各20g,加水800mL煎至150mL),联合组采用乳果糖联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均治疗1周,观察三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血氨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水平和中医症状评分等变化情况,并评估三组病人精神状态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精神状态改善时间联合组(5.84±0.87)d<中药直肠滴入组(6.15±1.05)d<乳果糖组(8.24±1.21)d(P<0.001);三组病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95.24%>中药直肠滴入组92.86%>乳果糖组73.81%(P=0.005);治疗后,三组病人血清内毒素、血氨水平、TNF-α、IL-6、DAO、D-LA、AST、ALT、TBil水平水平,面赤、谵语、惊悸、失眠多梦、口干咽燥、心烦易怒等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三黄汤保留灌肠联合乳果糖治疗HE型肝性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调节肠道内毒素,降低血氨水平,修复肠黏膜屏障,缩短神志恢复时间,改善肝功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且安全性高。
- 温井奎赵亚男王守云周晓丹焦秀娟曹立华赵培利刘加群齐丽韫刘坤赵志军赵晶
- 关键词:肝性脑病乳果糖中药直肠滴入三黄汤
-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阻断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用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母婴阻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高病毒载量孕妇116例,分为TAF组(56例)和TDF组(60例),在第24~28孕周开始服药,两组均分别在24~28孕周、32~36孕周及分娩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7月龄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结果分娩时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降至2.0×10~5 IU/mL以下的病例数,TAF组占92.9%,TDF组占95%;TAF组57例新生儿(1例为双胞胎),出生时HBsAg阳性4例,占7.01%,HBV DNA阳性1例,占1.75%,TDF组60例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2例,占3.33%,HBV DNA均阴性。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HBsAg、HBV DNA均阴性,均产生抗HBs,阻断成功率100%,两组孕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时、28、48、96周均未见明显生长发育障碍。结论TAF用于慢性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母婴阻断有效且安全。
- 温井奎曹立华李仕武丁丽娜盖亚会王晓荣贺艺杰邹怀宾段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