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臻臻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扩链剂TDI对PLA/AMB纳米复合抗菌材料性能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在聚乳酸(PLA)/自制抗菌母料(AMB)纳米复合材料中添加扩链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研究了TDI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DI质量分数在0-2.5%范围内,随着TDI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逐渐轻微减弱,但仍为强抗菌材料;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当TDI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与PLA/AMB相比,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7.9%,147.6%,29.4%和22.0%,抗菌率为99.1%,仍为强抗菌材料。
- 樊卫华张臻臻赵月刘玉坤郭凯陈金周
- 关键词:抗菌母料甲苯二异氰酸酯抗菌性能
- 扩链剂ADR对PLA/Nano-ZnO/CCA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影响
- 将环氧系扩链剂ADR添加到PLA/Nano-ZnO/CCA纳米复合抗菌材料中,研究了ADR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DR质量分数为0~1.0%范围内,随ADR含量的增多,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
- 樊卫华张悦张臻臻赵月刘玉坤陈金周
- 一种绿色环保增韧强抗菌可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增韧强抗菌可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乳酸1000份,扩链剂3~18份,纳米氧化锌7~20份,偶联剂0.20~0.55份,叶绿素铜酸1~8份。本发明利用叶绿素铜酸...
- 樊卫华郭凯陈金周赵月赵坤章霭靜张臻臻
- 文献传递
- 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缝合模式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影响
- 2024年
- 在航空航天领域,缝合复合材料因其卓越的抗冲击性能而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缝合模式会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产生影响,并且在缝合过程中,缝线对复合材料的层内性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采用多尺度建模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缝线缝合间距、缝合方向对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层内性能的影响,验证了缝合复合材料板多尺度模型的有效性。缝合导致复合材料层合板缝线周围面内性能下降,但面外方向抗冲击性能有所提高。不同缝合间距的比较显示,缝合间距越小,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提升越高。对比45°和0°两种不同缝合方向的层合板性能发现,45°缝合方向相较于0°缝合方向,在面内和面外性能方面表现都更为出色。
- 尹志豪葛超坤徐平铁瑛张臻臻鞠光
- 关键词:复合材料机械性能低速冲击
- 不同改性剂对PE–LLD/纳米ZnO复合抗菌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将纳米氧化锌(ZnO)粉体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四种改性剂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将改性处理后的纳米ZnO粉体分别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E–LLD)熔融共混,然后采用向上吹塑成膜法制得PE–LLD/改性纳米ZnO复合抗菌薄膜。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和活化指数分析,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剂对纳米ZnO的改性效果,利用贴膜抗菌法和力学性能测试法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剂对复合薄膜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的改性效果均较好且二者的测试结果基本相同;当纳米ZnO含量为0.6%时,经过钛酸酯偶联剂和硬脂酸改性后的纳米ZnO制得的复合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能分别为90.9%和90.6%,具有抗菌作用;且两种复合薄膜对应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断裂标称应变(横向/纵向)分别为36.2 MPa/38.9 MPa,124 MPa/118 MPa,1 145%/692%和36.2 MPa/38.0 MPa,120 MPa/115 MPa,1 143%/680%,较纯PE–LLD薄膜分别提高29.3%/14.4%,14.8%/19.2%,17.4%/11.6%和29.3%/11.8%,11.1%/16.2%,17.2%/9.7%。
- 樊卫华张臻臻张悦刘玉坤陈金周赵坤
- 关键词: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表面改性剂纳米氧化锌抗菌性能
- 扩链剂TDI对PLA/AMB/TDI纳米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用自制抗菌母料AMB与PLA,TDI热机械共混制得PLA/AMB/TDI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研究了TDI不同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DI质量分数在0.5%~1.5%内,随着TDI含量的增加...
- 樊卫华赵坤赵月张臻臻刘玉坤郭凯陈金周
- 关键词:甲苯二异氰酸酯抗菌性能力学性能
- 文献传递
- 不同改性剂对PE-LLD/nano-ZnO纳米复合抗菌薄膜性能的影响
- 将经过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硬脂酸、钛酸酯偶联剂4种改性剂表面处理后的nano-ZnO粉体分别与PE-LLD熔融共混并向上吹塑成膜制得PE-LLD/改性nano-ZnO纳米复合抗菌薄膜.研究了4种不同改性...
- 樊卫华张臻臻张悦刘玉坤陈金周
-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纳米氧化锌抗菌性能
- 偶联剂对PP/nano-TiO_2纳米复合抗菌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分别利用硅烷偶联剂KH–560与KH–570、钛酸酯偶联剂NDZ–105及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进行表面改性,将这4种改性nano-TiO_2粉体分别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得PP/改性nano-TiO_2复合抗菌材料,并通过平板硫化机制得相应的复合抗菌薄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4种偶联剂对nano-TiO_2的改性效果,利用贴膜抗菌法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4种偶联剂对薄膜抗菌性能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偶联剂对nano-TiO_2改性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KH–570> NDZ–105> KH–560>硬脂酸;KH–570改性nano-TiO_2与PP复合的体系综合性能最佳,当KH–570改性nano-TiO_2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抗菌薄膜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到90.6%,具备较好的抗菌作用,复合抗菌材料拉伸性能、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29.7MPa,612%,80.1kJ/m2,20.3MPa和820MPa,比未改性材料分别提高12%,33%,16%,6.3%和28%。
- 樊卫华李文张悦张臻臻刘玉坤陈金周
- 关键词:聚丙烯偶联剂纳米二氧化钛抗菌性能力学性能
- 自修复EMAA纤维束缝合复合材料抗冲击层间性能研究
- 2023年
- 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断裂韧性不足、抗冲击损伤容限低以及冲击损伤后修复困难等问题,利用缝合和分阶段共固化工艺,制备热塑性树脂纤维EMAA缝合复合材料试件,并进行自修复前后冲击性能研究。将铺层好的预浸料沿厚度方向进行热塑性树脂纤维EMAA的缝合,在内部建立起三维自修复网络,经过分阶段加热加压固化,加工成冲击试件。采用不同能量对缝合EMAA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一次冲击及自修复后冲击试验,对冲击后损伤的缝合EMAA复合材料层合板试件进行愈合试验,对不同冲击能量下未修复层合板和自修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及其自修复前后的抗冲击性能开展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能量冲击作用下,缝合EMAA较未缝合EMAA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损耗能量最大降低17.66%,损伤更小,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能;自修复后层合板修复效率最低为97.96%,较好地实现了材料的自修复功能。
- 葛超坤铁瑛张臻臻杨威亚
- 关键词:自修复抗冲击性能复合材料
- EMAA含量对平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基于试验和数值方法研究了聚乙烯-甲基丙烯酸(EMAA)的含量对平纹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断裂性能和修复效果的影响。采用三维缝合增韧和分阶段固化工艺制备EMAA自修复单向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基于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试验,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加载和修复状态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和断裂韧性性能。使用非线性弹簧模型进行离散桥联机理的研究,同时,通过双分区黏聚区模型以及修正弹簧参数,实现修复前后数值建模和仿真计算。试验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原始和修复后具有三维自修复网络的复合材料的Ⅰ型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和断裂韧性。EMAA的掺入提高了层间裂缝的实际韧性,层间韧性和修复效率都与EMAA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 胡明浩郭攀登铁瑛皮晓璠张臻臻
- 关键词:复合材料自修复层间断裂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