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婷玉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电刺激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酶
  • 1篇速康
  • 1篇女性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外科
  • 1篇无创性
  • 1篇无创性诊断
  • 1篇纤维化
  • 1篇酶活性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广...

作者

  • 4篇余婷玉
  • 2篇徐宁
  • 1篇吴子安
  • 1篇龙文飞
  • 1篇吴新忠
  • 1篇肖建斌
  • 1篇李涛
  • 1篇何文军
  • 1篇谭志容
  • 1篇李涛

传媒

  • 1篇针刺研究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穿膜肽标记的荧光素酶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在不同的诱导时机、诱导温度、IPTG的浓度和Mg^(2+)浓度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通过SDS-PAGE和发光强度检测分析TAT-LUC的酶活性强度及表达量;将高活性的TAT-LUC与LUC对比检测ATP,通过发光强度分析TAT-LUC的敏感性和可靠性。表明:在含Mg^(2+)浓度为50mmol/L的LB培养基中将大肠杆菌培养至OD600为0.6时,加入终浓度为0.5mmol/L的IPTG,22℃诱导16h可获得大量高活性的TAT-LUC;相比LUC,TAT-LUC可以检测到小于10nmol/L的ATP,发光强度与ATP含量呈强相关性(R2=0.99);并且不用裂解细胞,TAT-LUC可直接检测至少40个细胞内ATP;穿膜肽标记的荧光素酶蛋白成功用于检测活细胞内的ATP含量。
余婷玉方志远黄卫王淋荆徐宁
关键词:荧光素酶穿膜肽ATP酶活性
反向蛋白质微点阵对怀孕女性TORCH感染的检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反向蛋白质微点阵方法是否能用于怀孕女性TORCH感染的检测。方法建立检测TORCH感染的反向蛋白质微点阵方法,比较反向蛋白质微点阵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 000份怀孕女性的新鲜血清TORCH感染的阳性符合率,评价反向蛋白质微点阵检测TORCH的可行性。结果建立的反向蛋白质微点阵方法与ELISA方法对TORCH感染检测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0%、91.1%、97.2%、91.3%和93.0%,通过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但反向蛋白质微点阵对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疱疹病毒的检测率高于相对应的ELISA方法。结论反向蛋白微点阵法检测TORCH感染,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较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是临床优生优育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未来值得推广使用。
何文军唐芳李涛吴子安吴新忠江帆左连东余婷玉谭志容徐宁
关键词:TORCH感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肝脏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模型的建立及性能验证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广州地区肝脏纤维化患者的非侵入性诊断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行肝穿检查病例354例,以及血清学检查结果,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N端肽(PⅢNP)、层粘连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胺转氨酶(GG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腺苷脱氨酶(ADA)、碱性磷酸酶(ALP)、载脂蛋白A1(APO A1)、尿素(UREA)及血小板(Plt)。对血清学指标与病理诊断之间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诊断模型。另收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 (1)建立模型与既往模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模型组的预测模式更加符合疾病动态变化的自然过程,可预测具体纤维化分期,模型组为:1ln(p_1/1-p_1)=12.445+0.061×LN-0.011×CⅣ-0.313×Alb+0.313×ADA-0.011×Plt;2ln(p_2/1-p_2)=6.443+0.098×PⅢNP-0.002×CⅣ+0.014×GGT-0.161×Alb+0.148×ADA-0.01×Plt;3ln(p_3/1-p_3)=-0.215+0.022×HA+0.113×PⅢNP-0.004×AST-0.011×Alb+0.015×ALP-0.017×Plt;4ln(p_4/1-p_4)=0.394+0.011×HA+0.002×CⅣ-0.012×Alb+0.013×ALP-0.02×Plt。(2)69例验证病例与病理学结果完全一致病例数为19例,考虑病理学诊断中可接受正负一个等级诊断结论,69例验证病例中可接受病例数为45例。结论应用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够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患者的穿刺率。
李涛张云超吴子安余婷玉苑林刘振杰钟伟国徐宁
关键词:肝脏纤维化LOGISTIC回归
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各指标的影响,探讨TEAS在ERA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肠癌切除术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TAP组35例、TEAS+TAP组32例。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开始前30min刺激双侧足三里穴,持续至手术结束;TAP组及TEAS+TAP组在麻醉诱导完成后手术开始前于双侧腹部行TAP阻滞;3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均按照加速康复指南进行。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手术开始后1h的血糖值、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随访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4、12、24、48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指标。结果:TAP组及TEAS+TAP组术中血糖值、瑞芬太尼的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术后4、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患者4个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48h的评分低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TEAS+TAP组短于TAP组(P<0.05)。TAP组及TEAS+TAP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TEAS复合TAP镇痛有助于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TEAS复合TAP镇痛优于单纯TAP镇痛,可能有助于延长单纯TAP的镇痛时间。
黄卫余婷玉龙文飞肖建斌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腹横肌平面阻滞加速康复外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