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国强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亚硝胺
  • 1篇肿瘤
  • 1篇二乙基亚硝胺
  • 1篇肝肿瘤
  • 1篇F-ACTI...

机构

  • 1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1篇李笑岩
  • 1篇王东
  • 1篇刘德敏
  • 1篇白咸勇
  • 1篇孙杰
  • 1篇李亚如
  • 1篇朱国强

传媒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PINCH1和F-actin蛋白在诱发性肝癌发生过程中的变化特点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特点,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制备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INCH1和F-actin蛋白在对照组、模型Ⅰ组(6周)、模型Ⅱ组(14周)、模型Ⅲ组(22周)大鼠肝脏中表达的差异。结果在对照组大鼠肝脏中少见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其在模型Ⅰ组(6周)中主要表达在肝小叶周边的损伤区的周围。在模型Ⅱ组(14周)分布于门管区、肝小叶的周边及非典型增生结节内,其中PINCH1位于非典型增生结节内居多,而F-actin主要分布于基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中。在模型Ⅲ组(22周),PINCH1蛋白在肝癌结节周边区域呈过表达,癌周组织中也可见PINCH1蛋白表达阳性的细胞;F-actin主要表达在癌周的肝细胞、基质细胞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中。模型组(22周)的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在诱发肝癌发生过程中PINCH1和F-act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肝癌发生发展过程。
刘德敏李笑岩白咸勇李亚如孙杰牛春焕孟亚会朱国强王东
关键词:肝肿瘤二乙基亚硝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