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电场治疗仪治疗妇科恶性肿瘤25例临床总结 1991年 生化电场(又称电化学)治癌是国际上80年代出现的一项新技术。瑞典Nordenstrom教授1983年发表专著,详细讨论了生物电场治疗恶性肿瘤的原理,明确地阐述了生物电场用于治疗肺癌的具体方法。随后日本也开展了生物电场治疗恶性肿瘤的动物实验和少量的临床观察。 唐步坚 古明华 陈心秋 李菲 张洁清 谢肖兰 李力 赵恒毅 许进关键词:肿瘤 妇科 腹水唾液酸在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992年 本研究通过测定42例卵巢恶性肿瘤和2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的唾液酸(SA)含量,发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腹水S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SA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恶性腹水的阳性率为64.70%,敏感性为81.15%,特异性为66.67%。故认为测定腹水中的SA含量在诊断卵巢癌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唐步坚 李力 吴继宁 许进 古明华 陈心秋 谢肖兰 李菲 张洁清关键词:唾液酸 腹水 卵巢肿瘤 血清LDH及其同工酶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 1991年 本研究首次应用先进的浓度梯度PAGE技术,对卵巢良、恶性肿瘤及正常健康人各35份血清标本进行LDH同工酶分析。结果卵巢恶性组血清LDH阳性率为82.7%,卵巢良性组血清LDH假阳性率为25.7%。卵巢恶性组、卵巢良性组和正常人组血清同工酶谱之间有明显区别。作者认为,同时检测血清LDH及其同工酶,既可提高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度,又可鉴别卵巢恶性肿瘤的类型。 许进 黄万珠 古明华 唐步坚 李力 陈心秋 吴继宁关键词:卵巢 恶性肿瘤 血清 LDH 同功酶 Cox模型在绒毛膜癌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和预后估计中的应用 1991年 以治疗后绒毛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值降至阴性、临床症状和转移灶消失作为临床治愈的标准,用临床是否治愈取代生存与死亡作为Cox回归分析中“成功”与“失败”的指示变量,对118例绒癌病人治疗效果的多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从中筛选出临床分期(X_3)、孕次(X_6)、产次(X_7)、及时治疗(X_(13))、血红蛋白(X_(15))、红细胞(X_(16))、中性粒细胞(X_(20))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X_(24))8个对临床治愈影响有意义的因素,由此建立影响绒癌预后的多因素Cox模型为:h(t,x)-h_0(t)cxp(0.750 42X_3+0.750 35X_6—0.715 75X_7—2.565 36X_(13)+0.408 98X_(15)+0.179 87X_(16)+0.230 69X_(20)—1.814 92X_(24))。根据该模型对89例病人的预后进行估计,并与三年随访实际结果比较,符合率达86.52%(x^2=0.75,P>0.05),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仇小强 杨益超 许进 钟柳青 李乐 许坚锋 谢平关键词:绒毛膜癌 COX模型 预后因素 广西地区子宫颈癌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关系的研究 1991年 对已检测HPV 16 DNA的54例宫颈癌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①HPV16型和R型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比HPV阴性患者年轻9~10岁(P<0.01);②在未绝经的患者中,HPV16型和R型阳性者比HPV阴性者多(P<0.05);③在接受过3次以上人工流产者中,HPV阳性患者明显多于HPV阴性患者(P<0.05);④癌组织的HPV 16 DNA阳性率Ⅲ期患者高于Ⅱ期患者;⑤HPV 16型和R型阳性患者预后较差。结果提示:HPV感染与子宫颈癌患者的某些临床情况存在一定的关系。 古明华 李力 陈心秋 李菲 吴继宁 许进 黄薇 林玉纯关键词:宫颈癌 乳头瘤 病毒感染 血清唾液酸对卵巢癌患者的诊断与监测价值 1993年 对78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150例正常和病理对照进行血清唾液酸(SA)测定。并对部分卵巢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血清 SA 观察。结果提示卵巢癌患者血清 S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卵巢良性肿瘤及妇科其它良性疾病。血清 SA 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与组织学类型无关。绝大多数病人术后血清 SA 含量下降。治疗有效时,SA 持续下降接近正常。治疗无效或复发时,血清 SA 水平相继升高。 李力 唐步坚 吴继宁 古明华 陈心秋 许进 谢肖兰 李菲 张洁清 黄薇关键词:卵巢肿瘤 血清唾液酸 卵巢良性肿瘤 妇科炎症 卵巢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的预后因素分析 1992年 应用寿命表法对129例卵巢恶性肿瘤手术病人计算5年累积生存率,并采用Cox模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02例病人23项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从中筛选出对生存时间影响显著的8个因素,按它们对生存时间的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发生于非特异性间质的恶性肿瘤、转移性癌、化疗、血红蛋白含量、民族和一般情况.其中,临床分期为晚期、病理系非特异性间质的恶性肿瘤和转移性癌、入院时一般情况差是危险因子,可缩短生存时间;而采用根治术、化疗尤其是联合化疗、手术前血红蛋白含量高和少数民族为保护因子,能延长生存时间.根据Cox模型的预后指数(PV)对93例病人的预后进行预测,并与5年随访实际结果比较,符合率和灵敏度分别为87.10%、88.89%,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相符. 仇小强 许进 杨益超 何钊清 蒙晓 李爱明关键词:预后因素 腹腔镜检结合腹水唾液酸、β_2-微球蛋白、癌胚抗原测定在卵巢癌诊断方面的应用 1992年 为了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水平,笔者从1989年10月至1991年4月对14例卵巢癌术后二探病例和50例盆块患者进行腹腔镜检的同时,抽取腹水进行唾液酸、β_2微球蛋白和癌胚抗原的测定.结果表明,两者结合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唐步坚 李力 吴继宁 许进 古明华 陈心秋 谢肖兰 李菲 张洁清关键词:腹腔镜 唾液酸 癌胚抗原 妊娠性滋养细胞疾病发病因素的分析 1992年 省级三家医院1987年住院确诊滋养性细胞疾病患者:良性葡萄胎30例,恶葡30例,绒癌20例,进行患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照组选自同期住院的正常产妇。病例组与对照组按1∶2配对.结果:单因素 Logisitic 回归模型分析方法,选出22个有相对意义的因子。多因素分析:年龄、孕早期使用激素史、丈夫初婚年龄、初潮年龄、怀孕次数、停房事天数等,有显著意义(P均<0.05或<0.01). 黄万珠 赵恒毅 古明华 黎艾欣 许进 仇小强 梁秋萍 简梅芝 叶健 阮少芳 白桦关键词:妊娠性 滋养细胞疾病 子宫肿瘤 子宫颈、子宫内膜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初步探讨 1993年 采用组织细胞化学直接荧光法测定24例宫颈癌和36例子宫内膜癌的组织细胞中雌激素受体(ER),并以正常宫颈组织和子宫内膜组织做对照。其结果显示:①宫颈癌组织细胞中存在雌激素受体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②宫颈癌组织中,腺癌的受体含量高于鳞癌,但癌组织中ER状况与病理分级、临床期别、月经状况无明显相关。③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中ER平均含量较高。但与正常宫内膜组织细胞中ER含量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④在宫体癌分化好的癌组织中,ER高于分化差的癌组织。与病理学分类、临床分期以及月经状况无相关。 李力 黄万珠 古明华 黎艾欣 唐步坚 陈心秋 吴继宁 唐家龄 谢肖兰 许进关键词:雌激素受体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