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法促进睾丸生精原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7
- 1992年
- 中医补肾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老年学科等。而应用于中医男性学科的研究,国内外报道很少,我们在临床研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补肾法促进睾丸的生精作用的实验研究。本研究正是从“肾”、“精”这个生殖之源,
- 周智恒夏卫平蒋学士曹中平曹棣芳王楠
- 关键词:补肾法睾丸损害
- 针灸抑制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临床以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置“T”管引流的病人为对象,通过针刺不同腧穴四组并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到肝俞、期门等俞募配穴组能非常显著地促使肝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其即时效应优于其它各针组,而空白对照组肝胆汁泌出量则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少。实验以豚鼠复制胆色素结石模型,证实针刺或艾灸动物“穴位”能显著降低胆汁中胆红素含量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确能显著地抑制动物由致石饲料诱发的胆石形成。并观察到致石饲料能造成肝脂变性,针灸还能抑制肝脂肪变性的进程。
- 张时宜陈汉平桂金水徐长生朱培庭曹中平
- 关键词:针灸胆色素结石
- 中药胆宁片抑制胆色素类结石的研究被引量:24
- 1990年
- 应用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对中药胆宁片进行防石作用与致石胆汁影响的观察,证实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胆汁β-葡萄糖醛酸酶活力,降低胆汁中游离胆红素与钙离子含量,逆转成石趋势,使实验动物的成石率由86.66%下降至26.66%(P<0.01),有明显的防石作用。实验还证实胆色素结石形成的主要病理环节在于肝细胞水平。胆宁片能作用于肝细胞水平,使变性的肝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肝脏脂肪变性由93.21%下降至35.72%(P<0.01),有非常显著的抗脂变能力;可增强胆囊上皮细胞吞饮活动,使细胞肿胀变性消退;还可显著提高肝Na·K-ATP酶活性与显著降低Mg-ATP酶活性。胆宁片与对照药物利胆排石片比较,明显优于后者。
- 朱培庭徐长生张静喆施向明曹中平李志道李培成徐凤仙汪惠群刘力郭根英王宏伟贾筠生曹棣芳顾文聪林宗根杨仁德顾伯华
- 关键词:胆宁片胆色素结石实验药理
- 中药贝羚散的祛痰作用研究被引量:1
- 1983年
- 贝羚散是以固有成方猴枣散为基方,重新配制的治疗呼吸道炎症祛痰的新药。处方由川贝母、羚羊角、天竺黄、青礞石、月石等七味药组成。经临床疗效观察,总有效率为85.4%,其中显效率为26.5%。动物实验亦证实,贝羚散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贝羚散的研究成功,为解决猴枣散市场供应不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吴家蓉曹中平夏建锋龚伯祥
- 关键词:猴枣散呼吸道古方新药祛痰作用
- 胆宁片治疗气郁型胆石症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9
- 1990年
- 以豚鼠作胆色素结石模型,设成石组、正常对照组、胆宁片组与药物对照组,应用电镜从超微结构观察探讨胆石素结石形成的机理及胆宁片治疗胆石症的疗效途径。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成石组)肝脏有显著超微结构变化(脂变、瘀胆等),胆宁片组肝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从而提示胆宁片有促进胆汁代谢、改善肝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
- 徐凤仙汪惠群刘力郭根英王宏伟朱培庭张静喆王以实施向明曹中平徐长生顾伯华
- 关键词:胆结石胆宁片超微结构
- 针灸抑制豚鼠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实验研究
- <正>胆石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因此,如何提高胆色素结石的防治水平,是目前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实验以豚鼠复制胆色素结石模型,通过在动物“穴位”上施以针刺或艾灸,进行针灸防石作用及其对成石胆汁影响的观察。将体重210...
- 陈汉平张时宜雷家奇薛福林桂金水许智勇许鸣徐长生朱培庭施向明曹中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