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苯乙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水平
  • 1篇育肥
  • 1篇育肥猪
  • 1篇育猪
  • 1篇脂代谢
  • 1篇脂肪
  • 1篇脂肪代谢
  • 1篇日粮
  • 1篇日粮添加
  • 1篇肉品
  • 1篇肉品质
  • 1篇肉质
  • 1篇生长肥育
  • 1篇生长肥育猪
  • 1篇生长育肥
  • 1篇生长育肥猪
  • 1篇饲料

机构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齐梅
  • 3篇金邦荃
  • 3篇陆裕华
  • 2篇朱清於
  • 1篇张国祥
  • 1篇黄静
  • 1篇黄进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饲料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苯乙胺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猪肉品质和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日粮蛋白水平在70─105kg体重阶段(后期)分为14.83%和12.03%,全期或后期日粮中加入0、10mg/Kg苯乙胺,设置二因子六个组合日粮,观察苯乙胺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肌肉组份的影响。结果:(1)饲料蛋白质水平14.83%(高蛋白),全期或后期日粮中给予10mg/kg苯乙胺,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23%和10.39%(后者p<O.01);饲料蛋白质水平12.03%(低蛋白),若全期日粮中添加10mg/kg苯乙胺,猪日增重提高4.76%(P<O.05)。(2)日粮中含10mg/kg苯乙胺可有效地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无论饲料蛋白水平高低,皮下脂肪比对照组薄0.5─1.0cm;高蛋白日粮猪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相应减少。(3)苯乙胺与饲料蛋白水平(A×B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背最长肌增长与分化。高蛋白条件下,背最长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其中全期用苯乙胺者比对照组大6.5%─39.15%(p<O.01),而且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4)苯乙胺在活体内主要刺激单位面积肌纤维数增生,但未见改变成年猪肌纤维分化(红、白肌纤维比例)。饲料蛋白水平与单个肌纤维内养份积累体积膨大有关。
金邦荃齐梅陆裕华张国祥朱清於黄静张建生孙士铨顾建平
关键词:苯乙胺饲料蛋白脂肪
生长肥育猪日粮添加苯乙胺对生长和肉质的影响
1995年
通过对80头三元杂交猪的饲养试验,以及对其中24头所进行的胴体分割和肌肉理化品质的测定表明,日粮中添加10mg/kg苯乙胺,饲料蛋白质水平在14%以上,日增重提高82.67g/头,眼肌面积增力117.29%~39.15%,皮下脂肪减薄0.5~1.0cm。形态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肌间脂肪减少,但肌束内和纤维周围仍有脂肪包裹 ,肌纤维密度提高21.38%~42.99%,肌纤维直径增粗5~10μm,肉质良好。
齐梅金邦荃陆裕华孙士栓顾建平张建生
关键词:苯乙胺生长育肥猪肉质
克喘素类似物(苯乙醇胺)影响猪体脂代谢和骨骼肌增生的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5~20mg/kg苯乙醇胺,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含量比对照(0mg/kg)减少;光镜下可见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分布趋于合理。10mg/kg以上苯乙醇胺使背膘厚度明显减薄(P<0.05)。苯乙醇胺处理猪肌纤维密度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5mg/kg剂量时红肌纤维密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20mg/kg剂量时红、白肌纤维密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苯乙醇胺处理后,猪肌纤维横径每根增粗5~13μm,5mg/kg和10mg/kg剂量可诱导白肌纤维横径增粗,后者达极显著水平;20mg/kg剂量红、白肌纤维横径均极显著增粗(P<0.01),最终导致背最长肌面积扩大7.59%~39.1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维持在14%以上时,苯乙醇胺能有效地抑制脂肪沉积,促进肌蛋白累积和骨骼肌增生,在5~20mg/kg范围内,苯乙醇胺的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金邦荃朱清於黄进齐梅陆裕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