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姗
- 作品数:9 被引量:10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人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关于各种呼吸支持模式下雾化给药策略的共识》要点解读
- 2024年
- 如何在接受各种呼吸支持的同时优化雾化给药策略是临床关注的难点。《成人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关于各种呼吸支持模式下雾化给药策略的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涵盖了有创通气、无创通气和经鼻高流量氧疗3种呼吸支持方式下的雾化给药优化策略,包括了雾化装置选择、雾化装置安放位置、温湿化的设置、药物剂量调整及装置正确操作要点等方面。该共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有助于规范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增加安全性。文章将对共识中的推荐要点分别从共性及个体化角度进行归纳解读。
- 景国强吕姗刘凯代冰李洁
- 关键词:成人危重症雾化吸入治疗有创通气无创通气
- 一种具有防喷溅功能的气切钳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喷溅功能的气切钳,包括气切钳机构,还包括:防喷溅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气切钳机构的顶端与防喷溅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侧面与气切钳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气切钳机...
- 吴培华吕姗赵慧颖吕杰安友仲
- 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0
- 2016年
- 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是一种新型的氧疗方式,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学效应,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者从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的生理学效应、临床应用现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认为主动温湿化的经鼻高流量氧疗比传统氧疗方式改善氧合的效果更好,比无创通气对患者的舒适性更好,适当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具有潜在的降低无创通气及气管插管的益处,可用于轻中度缺氧的成人患者或姑息治疗的患者。但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比较有限,目前没有相应的临床指南,因此还需要更多大样本的研究来明确该项新技术的长期效果以及哪些成人患者更能从中获益。
- 吕姗安友仲
- 一种医用不对称高流量鼻导管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不对称高流量鼻导管,包括:鼻塞件和设置于所述鼻塞件两侧的固定带,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带远离鼻塞件一侧的绳扣;所述鼻塞件内设置有通气腔,鼻塞件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鼻塞件的另一侧设...
- 杜安琪马蕊吕姗
- 在ICU进行肺部超声的培训方法探索和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1+6”肺部超声培训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肺部超声评分系统为培训内容,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能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学习至少3个月的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本科室医师7名,轮转研究生3名,进修医师5名,1名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培训,最终14名完成教学计划纳入本研究。所有学员均进行1次深度理论讲解+6次(实践+阶段性评估)的循环评估培训模式。通过比较老师和学员进行肺部超声检查时病变判别的一致性、操作时间的差异,评估学员对肺部超声检查掌握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了解肺部超声检查的难点和培训周期等。结果除去评分为2分的病变因病例数太少最终没有达到Kappa值大于0.6的目标(Kappa值为0),其余病变判读在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到第6次操作时与教师的判读准确性均达到基本一致(Kappa值分别为0.93、0.62、0.93)。所有学员肺部超声评分总分均在最后1次操作时与老师的评分基本一致,Kappa值为0.8。在培训结束时,所有学员检查用时与老师基本接近;所有学员的培训周期均少于3个月。结论通过肺部超声评分系统的设计,以及“1次深度理论讲解+6次(实践+阶段性评估)”的循环评估培训后,可较明显地减少超声检查的主观误差,缩短肺部超声检查培训的周期。
- 吕杰吕姗郭晓夏赵慧颖安友仲
- 以情景病例为基础的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机械通气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 评价以情景病例为基础的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机械通气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情景病例和模拟培训系统.选择2016年1月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86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名医师.实验组采用情景病例模拟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培训前后,采用该培训规定的理论和操作评估体系对两组医师进行考核,并在轮转结束后进行培训满意度调查.结果 培训后所有医师考核总成绩为(80.5±8.3)分,高于培训前的(53.0±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实验组医师考核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医师[(87.1±5.8)分比(73.8±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医师满意度评分为(44.5±1.9)分,高于对照组医师的(32.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机械通气教学中应用以情景病例为基础的模拟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
- 赵慧颖梁书静杜安琪吕姗朱凤雪姜冠潮安友仲
- 关键词:模拟教学住院医师机械通气
- 虚拟仿真教学在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机械通气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教学在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机械通气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试验对照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重症医学科轮转2个月的非重症医学专业的9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47名)和对照组(48名)。试验组住院医师采用6小时传统教学和4小时虚拟仿真教学进行机械通气培训,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12小时传统教学进行机械通气培训。通过理论知识笔试、技能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试验组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机械通气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84.94±10.04)分比(68.73±14.36)分,(82.36±10.03)分比(54.71±13.85)分];试验组住院医师对教学方式具有较高满意度的占比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97.9%(46/47),41.7%(20/48)];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提高非重症医学专业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机械通气技能操作成绩,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的学习满意度。
- 吕姗赵慧颖杜安琪杨曙光安友仲
- 关键词:重症监护机械通气住院医师
- 肺部超声指导危重症患者肺部病变诊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应用肺部超声评分(LUS)指导危重症患者肺部病变诊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ICU住院时间>2 d的21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观察组以LUS评分检查为主指导肺部病变诊疗;对照组常规应用床旁胸部X线或胸部CT指导肺部病变诊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应用情况、肺部物理及药物治疗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28 d累积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床旁胸部X线检查次数明显减少〔2(1,3)次比3(2,7)次,P<0.001〕,肺复张及胸腔积液引流更积极主动〔分别为6(2,10)次比5(2,8)次,17.92%(19/106)比7.55%(8/106),均P<0.05〕,根据影像学检查改变治疗策略的次数也增加〔3(2,5)次比2(1,3)次,P<0.001〕.106例行肺部超声检查的患者中,28 d内存活95例、死亡11例.随入组时间延长,死亡患者LUS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存活患者LUS评分较稳定.观察组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89.62%(95/106)比82.08%(87/1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床旁胸部X线相比,LUS评分对于评估长期住ICU的危重患者有明显优势,可以指导ICU医师及时调整针对肺部病变的诊疗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指导作用.
- 吕杰吕姗郭晓夏赵慧颖安友仲
- 关键词:肺部病变危重症
- 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失败危险因素及早期预警模型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分析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治疗失败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HFNC治疗并符合标准的患者资料,探索HFNC失败的心脏及非心脏危险因素并建立早期预警模型。结果共纳入患者133例,根据HFNC失败标准分为HFNC失败组(n=40)和成功组(n=93)。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初期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Ⅱ)、发热、高心肌肌钙蛋白I(TNI)及治疗1 h后ROX(SpO_2/FiO_2/RR)<8是HFNC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模型Y=-2.158+1.882×发热+0.283×APACHII-0.326×ROX+2.222×TNI,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结论非心脏术后低氧性呼衰患者应用HFNC,基础高APACHⅡ评分及TNI、发热,提示治疗失败风险较高,应谨慎选择,治疗1 h后ROX仍较低,应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 杜安琪李纾吕姗赵连泽安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