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玉刚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理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坏死
  • 2篇缺血
  • 2篇坏死
  • 2篇迟发
  • 2篇迟发性神经元...
  • 1篇电镜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保护
  • 1篇再灌流
  • 1篇再灌流损伤
  • 1篇脂质沉积性肌...
  • 1篇肉毒碱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改变
  • 1篇全脑
  • 1篇全脑缺血

机构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马玉刚
  • 3篇饶明俐
  • 3篇张淑琴
  • 2篇张昱
  • 2篇冯加纯
  • 2篇韩漫夫
  • 1篇江新梅
  • 1篇林世和
  • 1篇马涤辉
  • 1篇张海鸥
  • 1篇陈光辉
  • 1篇刘卫华
  • 1篇刘群

传媒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oyamoya病发生、发展及转归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研究Moyamoya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方法建立Moyamoya病的实验动物模型。结果颈动脉逐渐狭窄或闭塞的过程是内弹力纤维变性、断裂后,中膜平滑肌细胞沿断裂处向内膜游走、深入增生的过程。早期,因侧支循环血管建立不完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多灶性脑软化坏死。随时间延长,脑内大量小动脉及毛细血管代偿性增生,其血管壁腔大壁薄,形成异网。同时5个粟粒状或囊状动脉瘤.蛛网膜下腔、脑室内及脑实质内有小的出血灶。结论Moyamoya病临床表现早期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后期以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是由Moyamoya病理的演变过程所决定的,是疾病的发展规律。
张海鸥饶明俐刘群张淑琴马玉刚
关键词:MOYAMOYA病动物实验病理转归
迟发性神经元损害的超结构与生化改变对比研究及药物保护
1997年
80年代初,学者们发现暂短脑缺血后使血流再通,海马CA1区神经元在血流再通后逐渐出现神经元坏死,这就是迟发性神经元坏死(DND)的提出。由于DND的发现,给传统的ICVD治疗提出了新的问题,即再灌流损伤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深入细致地研究DND的病理(光镜和电镜)和生化改变,并将病理变化与生化改变进行对比分析,以期进一步阐明DND的发病机理。在此基础上找出较为有效的抗再灌流损伤的药物。
饶明俐冯加纯韩漫夫张淑琴陈光辉刘晓宏马玉刚
关键词:生化改变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再灌流损伤全脑缺血缺血再灌流
家族性脂质沉积性肌病被引量:5
1996年
报告一家系7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及两例肌肉病理改变。进行性全身肌无力,以肢体近端为主,肌张力低下,两例伴颈肌无力。血清CK、LDH、GOT增高。肌活检Ⅰ型纤维内大量脂滴。电镜见肌原纤维间脂滴增多,呈平行或串珠样排列。用激素及辅酶Q10治疗症状改善。
江新梅马涤辉刘卫华张昱林世和马玉刚
关键词:肌病肉毒碱病理家族性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超微病理被引量:4
1993年
大白鼠4VO模型,全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1、2、3、5、7天和对照共6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电镜下观察。缺血后1天出现核膜不规则、粗面内质网增生,多聚核蛋白体解聚;胞浆内出现致密物和脂褐素颗粒。2天时除上述改变外可见高尔基氏器肿胀,粗面内质网呈板层状排列,神经网肿胀,空泡形成。3天时主要表现核基质肿胀,异染色质增多并附着于核膜;线粒体肿胀、嵴破坏,少数线粒体基质致密,内含绒毛状致密物;高尔基氐器肿胀,周围出现被膜小泡。树突内和突触内可见大量致密小泡。5天和7天时,大部分神经元空化,神经细胞核周围和树突内出现大量的原纤维,胞质内和树突内可见一种指纹状包涵体,呈螺旋状;另一种神经细胞的改变为变暗、固缩,树突迂曲,最后完全崩解。
韩漫夫饶明俐张淑琴冯加纯张昱马玉刚栗振宝潘力
关键词:电镜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