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宾

作品数:3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8篇专利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5篇大菱鲆
  • 6篇鱼类
  • 5篇蛋白
  • 5篇育种
  • 5篇饲料
  • 5篇重组蛋白
  • 5篇红鳍
  • 5篇红鳍东方
  • 5篇红鳍东方鲀
  • 4篇低氧胁迫
  • 4篇温度
  • 4篇基因
  • 4篇孵化
  • 3篇养殖
  • 3篇养殖用水
  • 3篇饲料转化
  • 3篇饲料转化率
  • 3篇体色
  • 3篇自动控制
  • 3篇自动控制系统

机构

  • 37篇中国水产科学...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8篇烟台开发区天...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大连天正实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江西省水产科...

作者

  • 37篇孙志宾
  • 36篇马爱军
  • 23篇王新安
  • 14篇黄智慧
  • 11篇刘志峰
  • 8篇夏丹丹
  • 6篇王婷
  • 6篇于宏
  • 5篇赵艳飞
  • 4篇孙建华
  • 3篇崔文晓
  • 2篇郭正龙
  • 2篇刘大勇
  • 1篇岳亮
  • 1篇商晓梅
  • 1篇周洲
  • 1篇温海深
  • 1篇王海华
  • 1篇叶星
  • 1篇何伟国

传媒

  • 11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水产学报
  • 3篇渔业科学进展
  • 2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胁迫对大菱鲆C-型凝集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大菱鲆C-型凝集素(SmLec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本实验通过分析其活性特点以及环境胁迫对其表达调控的影响,探讨其在大菱鲆先天免疫应答过程中的潜在功能以及养殖环境中的应用。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进行重组表达,并通过纯化获得19 ku重组目的蛋白;活性分析结果显示,SmLec1对所选6种细菌的凝集作用存在差异,其中对鳗弧菌和爱德华氏菌具有明显的凝集作用;在选取的8种糖类中,木糖、果糖、蔗糖、乳糖和甘露糖能够抑制SmLec1的凝集活性;在理化因子(pH、温度)中,pH<7和温度>37°C时对SmLec1的凝集活性产生抑制;鳗弧菌感染实验显示,感染6 h时肝组织的SmLec1表达量明显上升,在12 h时达到最高值,随后有所下降;温度胁迫时肝组织的SmLec1 m RNA表达量受到温度的影响显著,在19°C开始升高,22~27°C呈降低趋势,其他组织变化不显著。盐度胁迫对SmLec1在各盐度的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研究表明,SmLec1能够抑制鳗弧菌的感染,其表达受到温度的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SmLec1蛋白的抗菌机理和探索对大菱鲆疾病的免疫学防治途径提供科学依据。
夏丹丹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孙志宾崔文晓曲江波
关键词:大菱鲆鳗弧菌凝集活性环境胁迫
大菱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的重组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菱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的重组蛋白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的重组蛋白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A3,简称SmPDIA3,重组蛋白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体外...
孙志宾马爱军王新安唐启政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大规模测定大菱鲆个体饲料转化率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规模测定大菱鲆个体饲料转化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作圆柱形尼龙网箱,底部用圆形PVC板作为支撑。(2)将网箱固定到长方形的养殖池内,单独饲养大菱鲆。(3)投喂颗...
刘志峰马爱军孙志宾王新安王庆敏李迎娣常浩文徐荣静
大菱鲆SmLTL重组蛋白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一种大菱鲆SmLTL的重组蛋白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它是由11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3.47KDa,等电点为8.52,其氨基酸序列SEQ NO:1。本发明制备了大菱鲆SmLTL重组蛋白,且...
马爱军黄智慧孙志宾夏丹丹王新安王婷
文献传递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快速生长品系和高成活率选育品系的配合力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交配设计,以大菱鲆2个配套选育系进行双列杂交产生的数据为分析对象,利用统计学和数量遗传学方法对体质量和存活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测定以及杂交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分析50个杂交组合在不同月龄的特殊配合力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以及杂种优势率发现,FG1♀×HS1♂组合为最佳杂交组合。在6月龄、9月龄、12月龄和15月龄,FG1♀×HS1♂组合的体重分别为49.4010g、162.8510g、311.0716g和619.8467g,比相应发育阶段的普通商品苗种依次提高了31.36%、44.46%、50.55%和69.06%;在3—6、6—9、9—12和12—15月龄,FG1♀×HS1♂组合的成活率分别为96.4%、98.9%、99.2%和99.0%,比相应发育阶段的普通商品苗种分别提高了37.62%、27.55%、11.45%和6.35%,显示出良好的生长性能。最佳系间杂交组合FG1♀×HS1♂的确定,为选育出优质、高产的大菱鲆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爱军王新安王新安孙志宾黄智慧崔文晓孙志宾
关键词:大菱鲆配合力
鱼类低氧胁迫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低氧胁迫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实验系统及使用方法,属于鱼类环境胁迫研究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包括一个由循环养殖单元、照明系统、溶氧自动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组成的养殖组;所述照明系统设置在循环养殖单元的上方...
黄智慧马爱军王庆敏孙志宾郭晓丽
卵生型鱼类卵子发育潜能评估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鱼类卵子发育潜能(即卵子质量)是繁育工作所用卵子好坏的直接体现。雌性亲鱼性成熟过程中,卵巢内卵母细胞营养物质的积累及其正常减数分裂过程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进而使亲鱼所产卵子可发育能力往往有较大波动,故提前预测亲鱼所产卵子的发育潜能,将对苗种繁育的风险防范及育苗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文章叙述了卵子及其成分特征,从卵子外形、卵质脂肪酸、氨基酸、蛋白、酶活等生化组成以及母源性RNA等角度对卵子质量研究现状做了概括,并对各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综上所述,从形态、脂肪酸、遗传物质等综合方面对卵质进行分析并建立其多元回归模型,将有助于找出影响卵质因素的关键信息;同时将卵质研究与家系构建相结合,后续跟踪、统计仔稚鱼至商品鱼这一生长阶段的生长参数,进行遗传评估,并最终确立具有最大经济效益的卵子参数,才是目前经济鱼类卵质标准研究需加强的方向。该研究将为今后卵生型鱼类卵子发育潜能预测方法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鱼类繁育工作风险预判提供具实践性的方法资料。
赵艳飞马爱军王新安孙志宾温海深
关键词:卵子发育潜能生化组成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PRL基因、Na^+-K^+-ATPase α1基因对盐度胁迫的响应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盐度胁迫下各时间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肠、鳃中催乳素(PRL)基因和Na^+-K^+-ATPase α1两种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以盐度30为对照组,盐度5、10、40和50为实验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基因在两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具有组织和时间特异性。肠组织PRL、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在盐度50和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鳃组织PRL基因表达量,在盐度50和盐度5条件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而Na^+-K^+-ATPase α1基因表达量在低盐条件下(盐度5)没有显著变化,在高盐条件下(盐度50)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肠组织中,两种基因存在极显著的协同作用,随着盐度的升高,两种基因的表达量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相关系数均接近于1;在鳃组织中,在10–40盐度范围内,两种基因的表达存在明显的拮抗作用,当PRL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升高(或下降)趋势时,Na^+-K^+-ATPase α1基因的表达量呈现下降(或升高)趋势,且两种基因的相关系数均为负值。研究表明,PRL具有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为今后盐度胁迫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崔文晓马爱军黄智慧黄智慧刘志峰孙志宾唐启政刘志峰曲江波
关键词:大菱鲆荧光定量PCRPRL基因盐度胁迫
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 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特征比较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比较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雌、雄个体的形态差异,基于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红鳍东方鲀雌、雄群体的17个比例性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主成分1、主成分2和主成分3,贡献率分别为46.776%、27.668%和7.122%,3个主成分累积的贡献率为81.566%,两个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偏离;判别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各变量对判别函数的贡献大小,筛选出两个比例性状,即体宽/体长、体周长2/体长,利用这两个性状建立起红鳍东方鲀的雌、雄判别模型,对雌、雄共72个个体的判别准确率为81.9%;T检验结果显示,体宽/体长在红鳍东方鲀两性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体周长2/体长在红鳍东方鲀两性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雄性与雌性相比,体形较宽,体周长2较长。红鳍东方鲀雌、雄的形态差异为繁育和选育过程中的性别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岳亮王新安马爱军孙志宾倪世俊赵艳飞侯仕营翟介明孟雪松
关键词:红鳍东方鲀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Ⅱ.仔稚幼鱼时期
2024年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其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有待深入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仔稚幼鱼体色花纹模式建成的发育过程,对比不同发育时期体色变化的特点,筛选出仔稚幼鱼时期体色花纹变化较为明显的9个发育时期,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眼斑双锯鱼各发育时期的10个体色控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眼斑双锯鱼的体色发生存在明显的时序性,仔鱼时期鱼体呈现半透明状,黑色素细胞排列在身体两侧,随着生长发育数量逐渐增多;稚鱼时期,体表开始出现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身体慢慢变得不透明,9 dph开始出现第一道条纹,虹彩色素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0 dph时期观察到第二道条纹出现;幼鱼时期,三道白色条纹完全形成,体表的橙红色和白色条纹被黑色素细胞分隔开来,界线逐渐清晰,长成完整的花纹。结合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在仔稚幼鱼阶段,10个体色控制基因在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不同功能分类的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在仔稚幼鱼前期表达量变化较大的基因主要为TYR、Dct、Ednrb、Sox10等与黑色素细胞迁移、分化、合成相关的基因;随着幼鱼不断的生长发育,白色条纹逐条出现,与虹彩色素细胞相关的Fms、Foxd3等基因也开始出现表达量显著上升的趋势。
孙志宾孙伟恒王新安王新安黄智慧马爱军苟冬惠黄智慧闫鹏飞田蜜Vorathep Muthuwan于宏洪宜展
关键词:发育色素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