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红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市公路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沥青
  • 1篇动态模量
  • 1篇性状
  • 1篇粘结
  • 1篇粘结料
  • 1篇乳化沥青
  • 1篇添加量
  • 1篇微观结构
  • 1篇沥青混合
  • 1篇沥青混合料
  • 1篇沥青路
  • 1篇沥青路面
  • 1篇路面
  • 1篇模量
  • 1篇坑槽
  • 1篇坑槽修补
  • 1篇拉拔强度
  • 1篇混合料
  • 1篇剪切强度
  • 1篇胶乳

机构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包头市公路局
  • 1篇河西学院
  • 1篇北京首钢国际...

作者

  • 3篇张倩
  • 3篇杨永红
  • 2篇温志广
  • 1篇张尚龙
  • 1篇李泽

传媒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宏观性能与微观性状确定SBR胶乳在SBR改性乳化沥青中的最佳添加量被引量:11
2018年
为确定路用拌和型SBR改性乳化沥青中SBR胶乳的合理添加量,对不同SBR胶乳添加量改性乳化沥青进行了基本性能指标测试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BR胶乳含量的增加,SBR改性乳化沥青粘度增加、与集料的粘附性提高,但储存5天后的稳定性下降。对不同胶乳含量的SBR改性乳化沥青进行电镜扫描发现,SBR胶乳含量为3%时,胶乳以小而密的颗粒存在于乳化沥青中,与乳化沥青接触面积最大,溶解度最大。分析不同胶乳含量SBR改性乳化沥青DSC曲线发现:胶乳含量在3~3.5%之间时,SBR改性乳化沥青内能较小,组分更宜稳定,不易发生离析现象。考虑以上实验结果并结合不同胶乳含量SBR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三大指标和实验结果,同时考虑技术和经济因素,认为SBR改性剂添加量在3~3.5%之间时,生产的改性乳化沥青既经济又具有较好的性能指标。
张倩孙好好温志广杨永红
关键词: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观结构
沥青路面坑槽修补粘结料的性能被引量:10
2018年
针对沥青路面坑槽修补后由于修补材料与原路面材料间粘结力不足、易导致在结合面处产生破坏此类病害,从修补粘结料入手,分别选用水性环氧乳化沥青(WEA)型、水泥水性环氧乳化沥青(CWEA)型粘结料和SBS改性乳化沥青粘结料作为对比,进行不同温度、撒布剂量下的剪切试验与拉拔试验。研究表明:随撒布剂量的增加,粘结料的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粘结料的温度敏感性较强,WEA型粘结料适宜于低温地区的坑槽修补,而CWEA型粘结料更适宜于高温地区;剪切强度与拉拔强度呈线性相关关系。
张倩张倩李泽李泽温志广
关键词:沥青路面坑槽粘结料剪切强度拉拔强度
基于动态模量和三层式车辙试验的车辙深度预估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沥青混合料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车辙变形量,根据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试验及标准车辙试验数据,论证了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指标|E*|/sinφ与车辙变形量间的相关性,引入温度、加载频率、加载应力、有效沥青用量、空隙率及级配参数构建了动态模量预估模型.然后采用“亚层变形叠加”基本思想,运用基因遗传算法基本原理,建立了包含沥青层厚度、荷载作用次数、动态模量指标|E^*|/sinφ等因素的三层式车辙试验车辙深度预估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车辙预估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三层式车辙试验的车辙变形规律,预估方法对于不同温度区间及不同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车辙问题研究与沥青路面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永红张尚龙张倩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