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钰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心室重构(V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心内科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9例临床资料,根据24 h收缩压BPV的总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CV)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2.16%)和观察组(>12.16%),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患者60例为正常组。记录三组患者不同时段BPV值,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结果,并进行BPV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各时段SBPV、DBPV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时段SBPV、DBPV均明显升高(P<0.05)。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LVEDV、LVESV及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LVEDV及L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而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24 h收缩压BPV与LVEDV、LVESV指标间在对照组(r=0.758、0.604,P均<0.05)和观察组(r=0.794、0.613,P均<0.05)中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PV与其心室重构存在相关性,对判断AMI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刘之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压变异性心室重构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南海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溶栓的临床结局改良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130例)和预后不良组(130例)。两组均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并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因素。结果治疗2 d、1周、1个月后,预后不良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两组的年龄、体重、高血压史、住院时间、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溶栓前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β=1.457,OR=4.257,95%CI=2.365~6.954)、体重≥65 kg(β=0.684,OR=5.236,95%CI=1.028~5.687)、住院时间≥10 d(β=0.747,OR=5.326,95%CI=4.395~7.893)、高血压史(β=1.442,OR=4.091,95%CI=3.235~4.573)、糖尿病史(β=1.573,OR=6.413,95%CI=5.691~8.461)、心房颤动史(β=1.131,OR=4.574,95%CI=1.496~9.481)、溶栓前收缩压≥140 mmHg(β=1.215,OR=3.591,95%CI=2.491~6.324)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需积极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吴国新何家成刘之钰叶镱冯垣波吴智鑫关紫云
-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
- 早期强化应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AMI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以及血脂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ET-1以及NO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的TG、ET-1以及NO改善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4.44%和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心绞痛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反应、肌痛,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对照组为2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AMI对于优化患者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安全性也较高,适合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刘之钰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血脂心血管事件
- 醒脑静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s100β蛋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方法 4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昏迷至清醒的时间、胆碱酯酶(CHE)复活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例数,同时在患者昏迷的第1、2、3天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s100β蛋白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昏迷至清醒时间、CHE复活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蛋白在昏迷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患者,能够明显降低昏迷期间体内s100β蛋白的含量,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救治率。
- 陶克奇蔡阳林刘之钰叶镱关紫云
- 关键词:醒脑静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昏迷S100Β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