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彦
- 作品数: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FN-γ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作用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预处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及其抑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活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利用含100 ng/ml的IFN-γ完全培养液对BMMSCs进行预处理;利用LPS(10μg/ml)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小胶质细胞分离纯化后,以1×105/孔种植于6孔板中,按以下分组将小胶质细胞和BMMSCs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共培养24h:B组(单纯BMMSCs组)、L+B组(LPS+BMMSCs组)、I+B组(IFN-γ预处理BMMSCs组)、L+I+B组(LPS+IFN-γ预处理BMMSCs组)、M组(单纯MG组)、L+M组(LPS+MG组)、B+L+M组(BMMSCs+LPS+MG组)、I+B+L+M组(IFN-γ预处理BMMSCs+LPS+MG组)。采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液上清TNF-α、IL-1β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记物CD68表达。结果 L+M组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增高,分泌TNF-α、IL-1β含量明显增多;B+L+M组以及I+B+L+M组的小胶质细胞CD68表达水平、TNF-α、IL-1β分泌量低于L+M组,且B+L+M组与I+B+L+M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BMMSCs和IFN-γ预处理的BMMSCs均可以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LPS诱发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且经IFN-γ预处理后的BMMSCs对小胶质细胞活性抑制作用更强。
- 杜春彦杨静王晓晨冯泽国郭全义戴鑫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胶质细胞活化预处理干扰素Γ
- TNF-α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经TNF-α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对神经病理性大鼠镇痛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8周龄)120只,参照Bennett法制备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n=40);①C...
- 杜春彦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病理性疼痛小胶质细胞促炎因子
- TNF-α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
-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发病机制复杂,传统的抗炎药、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在NPP的治疗中非常局限,这使得NPP的治疗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
- 杜春彦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小胶质细胞镇痛作用
- 一种手术室用麻醉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室用麻醉固定装置,适用于医疗手术室中麻醉呼吸机螺纹管支承和有创监测压力传感器固定。该手术室用固定装置包括组合杆件(1)、手柄螺丝、固定滑块(3)、固定卡槽滑块(6)、螺纹管支承(7)和固定卡槽(8)...
- 冯泽国杜春彦余军张娜
- 文献传递
- 右美托咪定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高浓度谷氨酸处理PC12细胞以建立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试剂盒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细胞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DCFH-DA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Fluo-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含量,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在0.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Dex浓度依赖性地拮抗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至100μmol/L时,细胞存活率达到正常组的(86.6±2.2)%,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为正常组的1.4±0.1倍,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1μmol/L Dex预处理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与模型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丙二醛含量(P<0.01),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1),抑制胞内活性氧过度生成(P<0.01),降低细胞内Ca2+浓度(P<0.01),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1)。结论 Dex对谷氨酸所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Dex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线粒体功能相关。
- 张卫东张浩汪海张娜杜春彦余军冯泽国
- 关键词:PC12细胞谷氨酸
- 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归巢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7年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已有研究证实BMSCs移植可治疗多种疾病,并取得理想结果。然而,当前研究表明移植后的BMSCs仅有少量能到达并停留在靶组织,限制了BMSCs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当前研究中提高BMSCs的迁移及归巢效应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B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杜春彦戴鑫冯泽国郭全义杨静张娜余军张卫东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归巢
- 硬膜外麻醉穿刺技术进展被引量:7
- 2017年
-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麻醉技术,具有对心血管、呼吸及胃肠道功能影响小的特点。阻力消失法是最常用的识别硬膜外间隙的方法。由于这是一种主观性判断,致使缺乏经验的麻醉医生穿刺失败率高。目前已经提出了几种用于识别硬膜外腔穿刺边界的客观方法,本文就目前用于硬膜外穿刺的一些新技术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晓晨冯泽国杜春彦
- 关键词:麻醉硬膜外腔
- 胆碱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胆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反应及认知损伤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侧脑室注射LPS建立小鼠CNS炎症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LPS+胆碱40 mg/kg组、胆碱40 mg/kg组4组。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胆碱预处理3 d,下午12、2和4 pm各1次腹腔注射,对照组和LP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3 d(时间次数同上),胆碱给药贯穿整个实验。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测定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海马齿状回IBA-1蛋白表达情况,测定海马TNF-α、IL-1β水平,分析海马α7nAchR、MAPK p38蛋白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在水迷宫测试中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胆碱预处理后穿台次数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海马IBA-1蛋白(P<0.0001)、TNF-α(P<0.001)与IL-1β(P<0.01)明显升高,胆碱干预后明显降低IBA-1蛋白(P<0.05)和IL-1β(P<0.05)的升高,部分抑制TNF-α的升高;LPS处理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胆碱预处理后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P<0.05);胆碱干预组α7nAchR表达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胆碱可能通过激活αnAchR来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海马p38MAPK磷酸化,对LPS诱导的CNS炎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小鼠具有保护效应。
- 余军赵维星杜春彦张娜张卫东晋圣阳汪海冯泽国
- 关键词:胆碱脂多糖中枢神经系统炎症P38MAPK
- 胆碱与帕瑞昔布钠的协同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在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醋酸扭体模型:将1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S)(n=10):尾静脉注射0.9%的生理盐水0.2 m L/20 g;(2)胆碱组(C)(n=50):50只小鼠设立5个剂量即3、6、12、24、48 mg/kg;(3)特耐组(P)(n=50):50只小鼠设立5个剂量即1.5、3、6、12、24 mg/kg;(4)联合用药组(C+P)(n=40):40只小鼠设立4个剂量,分别为两药ED50的1/2、1/4、1/8、1/16,进而可求出两药合用时的ED50。所有药物均在造模前经尾静脉给予。胆碱给药时间为造模前2 h,帕瑞昔布钠为30 min。研究生理盐水对照组(S)、ED50胆碱组(C)、ED50帕瑞昔布钠组(P)、以及1/2ED50胆碱和帕瑞昔布钠组[1/2(C+P)]对醋酸扭体模型小鼠血中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影响。药物预处理时间同上,在腹腔给予醋酸后10 min立即实施摘眼球采血。所采血液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IL-1、TNF-α、PGE2、NFk B、I-k B的含量。结果 (1)醋酸扭体模型中,胆碱和帕瑞昔布钠单独经尾静脉给药后所得的ED50,胆碱8.64 mg/kg,帕瑞昔布钠6.33 mg/kg;二者联合用药时胆碱为2.13 mg/kg,帕瑞昔布钠为1.56 mg/kg;(2)在等辐射图见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合用时的ED50实测值落在理论值的下方,两点作t检验的P<0.05。联合用药指数CI<0.9;(3)与S组比较,C组、P组、1/2(C+P)组中IL-1、TNF-α的含量均降低(P<0.05),且1/2(C+P)组比C组及P组分别单独使用降低更加明显(P<0.05);P组以及1/2(C+P)组中PGE2含量较对照组均有降低(P<0.05),1/2(C+P)组与C组相比PGE2含量下降更多(P<0.05);与S组相比,NF-k B的含量在C组、P组、1/2(C+P)组中均降低(P<0.05),I-k B的含量在1/2(C+P)组及C组中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NF-k B、I-k B在1/2(C+P)组中较P组有更明显降低(P<0.05)。结论胆碱与帕瑞昔布钠具有协同镇痛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与体内NF-k
- 张娜冯泽国王汝欢张卫东余军杜春彦汪海
- 关键词:胆碱ED50NF-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