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凤山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生物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菌草
  • 4篇地表
  • 4篇蒸散
  • 4篇蒸散发
  • 4篇农业
  • 4篇气候
  • 4篇轮作
  • 3篇地表能量
  • 3篇地表能量平衡
  • 3篇冬小麦
  • 3篇生态治理
  • 3篇土壤
  • 3篇农业地区
  • 3篇砒砂岩
  • 3篇潜热
  • 3篇小麦
  • 2篇支流
  • 2篇生物特性
  • 2篇水分
  • 2篇土壤特性

机构

  • 19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21篇刘凤山
  • 13篇林占熺
  • 8篇林冬梅
  • 8篇林辉
  • 7篇林兴生
  • 7篇苏德伟
  • 6篇罗海凌
  • 4篇蔡杨星
  • 4篇陈莹
  • 4篇陶福禄
  • 3篇张帅
  • 3篇郑丹
  • 3篇张贺
  • 2篇罗彪远
  • 2篇肖登攀
  • 2篇柏会子
  • 2篇王猛
  • 1篇曹秀明
  • 1篇贾泽祥
  • 1篇葛全胜

传媒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武夷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菌草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光谱特征参数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建立各种品种菌草叶片叶绿素光谱模型为快速无损地评估菌草健康状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多光谱相机拍摄光谱信息,使用RGB和HSV两种颜色空间系统进行NDSI、RSI植被指数指标的建立,并采用4种回归算法进行叶绿素相对含量即SPAD值和光谱信息建模,选出合适菌草的模型。[结果]不同品种的菌草SPAD值差异不显著,主要是健康和干枯叶片的差异。叶片SPAD值和光谱反射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GB颜色系统红波段是最相关的波段,相关性达到-0.79。试验证明红波段的变化在健康叶片和干枯叶片之间更敏感。2种颜色系统综合评价,建模精度及稳定由高到低依次为:包含5个通道的RGB颜色系统,HSV颜色系统,仅包含R、G、B 3个通道的颜色系统。4种反演方法中,反演效果最好依次为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和逐步线性回归方法、一元线性统计方法。预测SPAD值拟合效果最好的是RGB-NDSI-RF类型,其拟合数R2为0.95、RMSE为3.04、MRE为0.19,验证R2为0.75、RMSE为8.26、MRE为0.76。[结论]机器学习方法尤其是随机森林适用于菌草建模,可以取得较高的精度,具有高适应和稳定性。预测SPAD值拟合效果最好的是RGBNDSI-RF类型,其模型可以适用于不同菌草品种的建模,敏感识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评估其健康状态。
白妮妮刘凤山张厚喜蔡杨星蔡杨星彭实梅林冬梅
关键词:菌草多光谱
一种利用种植菌草治理砒砂岩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种植菌草治理砒砂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菌草治理砒砂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针对砒砂岩结构的特点和土壤特性,把砒砂岩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三种不同属的生物特性差异显著的菌草进行治理,首次提出用三种不同品种的菌草建...
林占熺林冬梅苏德伟郑丹林兴生林辉罗彪远刘凤山
文献传递
一种北方巨菌草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巨菌草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为北方广大的农业地区和牧业地区提供了一种植物进行种植和搭配。本发明针对冬小麦和巨菌草对气候资源的要求不同,首次提出在冬小麦种植间期搭配种植巨菌草,充分利用巨菌草生长速度快...
刘凤山林占熺林辉林兴生罗海陵林冬梅王应舟蔡扬星
文献传递
巨菌草对生态脆弱区治理与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7年
巨菌草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和产量高的草本植物。为巨菌草在生态综合治理中应用提供参考,从巨菌草治理重金属污染和水土流失等方面对其治理和修复生态脆弱区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提高其生态治理有效性的研究发展方向。
刘凤山林辉林兴生郑丹苏德伟林占熺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水土流失荒漠化砒砂岩生态治理
巨菌草蒸散发影响机制的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基于蒸散发观测数据,通过优化Si B2模型参数研究巨菌草的蒸散发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巨菌草蒸散发在0.5~7.0 mm·d^(-1)区间波动,平均蒸散量为4 mm·d^(-1),总蒸散量为257.55 mm,蒸腾占蒸散发的比例为0.78;(2)灌溉和深层土壤水分是蒸散发季节动态的关键因素;(3)敏感性分析表明,巨菌草高度、叶面积指数和根系深度等形态学参数和气孔导度—光合作用截距、气孔导度—光合作用斜率、量子效率、光合作用高温抑制函数的1/2点等生理学参数对蒸散发影响比较显著;(4)单纯灌溉量增加对蒸散发的影响较小,巨菌草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响应灌溉量增加的变化是蒸散发增加的主要机制.
刘凤山林兴生林辉罗海凌苏德伟蔡杨星林占熺
关键词:蒸散发生态治理
一种北方豌豆和两茬大葱的轮作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北方豌豆和两茬大葱的轮作种植方法。该种植系统以实现农民收入最大化为目的,充分利用气候变化背景下冬季和春季温度升高的有利种植条件,考虑作物生长习性和经济效益,合理搭配豌豆和大葱等作物的季节种植序列。该种植方...
刘凤山陈莹罗海凌
文献传递
一种北方豌豆、大葱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北方豌豆、大葱和冬小麦的轮作种植方法。该种植系统在保证农民粮食安全前提下,充分利用早春温度升高的有利条件,搭配种植豌豆和大葱经济作物,实现农民经济收入的最大提升。该种植方法不仅仅提...
刘凤山陈莹罗海凌
文献传递
巨菌草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2
2019年
为评估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收集了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巨菌草和裸地(对照)的土壤样品,系统分析了巨菌草生长1 a后对土壤肥力、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巨菌草对土壤性质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巨菌草具有降低土壤pH值和全钾、增加有机质、全氮、全磷、细菌、真菌、放线菌、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等的作用;消除裸地(对照)的影响,巨菌草对土壤pH值和全钾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5%和4.6%,对有机质、全氮、真菌、放线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的增加幅度均超过100%,表明巨菌草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作用。
刘凤山宋静蔡杨星贾泽祥闫晓玲林占熺
关键词:生态治理肥力酶活性微生物
农业物候动态对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的反馈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目前的研究多关注全球变化对地表过程的影响,而地表动态过程对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的反馈研究较少。系统认识地表物候动态对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的反馈对深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农业物候动态的事实、农业物候动态在陆面过程模型中的参数化表达、农业物候动态对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的反馈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在气候变化和管理措施影响下,以种植期和灌浆期为代表的农业物候期发生了显著的规律性变化;耦合农业物候动态,改善了模型对地表动态过程、生物物理过程和大气过程的数字化表达;农业物候变化对地表净辐射、潜热、感热、反照率和气温、降水、环流等过程产生了影响,并表现出以地表能量分配为主的气候反馈机理。针对农业物候动态对地表生物物理过程及气候效应的时空重要性,需要继续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1)加强全球变化对地表物候动态的影响及其反馈的综合研究;(2)不同光谱波段地表反射率与农业物候动态的关系研究;(3)农业物候动态引起的作物生理学特征变化在地表生物物理过程中的贡献;(4)重视不同气候区物候动态对气候反馈效应的差异。
刘凤山陈莹史文娇张帅陶福禄葛全胜
芦竹属菌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2024年
【目的】筛选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该类菌草耐盐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不同地区的12个芦竹属菌草品种为试材,对15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后腋芽萌发期的各个指标(芽长、根长、芽鲜质量、根鲜质量、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测定。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供试品种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150 mmol·L^(-1) NaCl胁迫下,所有供试品种的发芽势均降低,芽长、根长、芽鲜质量和根鲜质量都减小;除LZ_NO.1、LZ_NO.3和LZ_NO.7外,其他品种的发芽率均下降;活力指数受盐胁迫的影响最大。基于各指标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临近度对12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Z_NO.1、LZ_NO.3和LZ_NO.7为一类,属高耐盐型;LZ_NO.2、LZ_NO.4和LZ_NO.6为一类,属盐敏感型。【结论】腋芽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芦竹属菌草品种为LZ_NO.1、LZ_NO.3和LZ_NO.7;根据活力指数可判定芦竹属菌草品种的质量优劣。
蔡杨星林冬梅曹秀明刘斌林辉罗海凌刘凤山林占熺
关键词:腋芽萌发耐盐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