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艳芳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脊柱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颈椎
  • 3篇颈椎病
  • 3篇脊髓
  • 2篇髓型
  • 2篇脊髓型
  • 2篇脊髓型颈椎病
  • 1篇动脉
  • 1篇用药规律
  • 1篇预后
  • 1篇伤科
  • 1篇施杞教授
  • 1篇体征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型
  • 1篇椎动脉型颈椎...
  • 1篇自然病史
  • 1篇细胞
  • 1篇量表
  • 1篇临床预后
  • 1篇结局指标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崔学军
  • 5篇潘艳芳
  • 4篇王晓涛
  • 3篇王拥军
  • 3篇徐保平
  • 2篇姚敏
  • 2篇杨龙
  • 2篇李振军
  • 1篇施杞
  • 1篇叶秀兰
  • 1篇朱森
  • 1篇吴颢

传媒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巨噬细胞极化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2018年
脊髓损伤是脊柱神经系统严重的创伤,损伤后局部组织破坏和微循环障碍,引起局部损伤加重和周围神经细胞广泛坏死。脊髓损伤后常常伴随炎症反应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生物活性物质,引起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在IFN-γ、LPS、TNF-α等刺激极化成M1巨噬细胞,主要表现为促炎和损伤作用;在IL-4、IL-10、IL-13刺激下极化为M2巨噬细胞,主要表现出抗炎和修复作用。目前脊髓损伤后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通过调控脊髓损伤后M1和M2巨噬细胞抑制其促炎损伤作用,促进神经修复作用是脊髓损伤后治疗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将对巨噬细胞在脊髓损伤后的极化表型及其功能特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徐保平姚敏王晓涛杨龙田子睿潘艳芳崔学军
关键词:脊髓损伤巨噬细胞
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总计使用药物202种,最常用的中药是川芎、柴胡、怀牛膝、党参、天麻5味药物。聚类分析发现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圣愈汤和天麻钩藤饮是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心处方。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并重,重在肝肾,兼顾痰瘀,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徐保平田子睿李振军王晓涛潘艳芳崔学军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施杞教授聚类分析用药规律
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信号分级与临床应用关系研究进展
2017年
本文对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信号分级与临床应用关系研究进展分析探讨如下。
潘艳芳崔学军王拥军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核磁共振临床预后
骨伤科临床常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7年
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广泛应用于推断药物或医疗器械等的治疗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统计学推断可能会对疗效的评估产生误导作用。首先,疗效的统计学差异不能表明该差异一定有临床意义。统计显著性只能推断出疗效的存在与否,而无法具体得知疗效的高低。并且,只要样本量或者样本的变异性足够大,都能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差异。
王晓涛潘艳芳崔学军叶秀兰徐保平李振军朱森王拥军施杞
关键词:骨伤科结局指标量表
脊髓型颈椎病的自然病史研究现状被引量:14
2016年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颈椎的退行性变引起的椎体及椎间盘、韧带等周围软组织退化,压迫脊髓,导致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症状的一组综合症状。
杨龙姚敏孙悦礼潘艳芳王晓涛吴颢沈理泱王拥军崔学军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自然病史体征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