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龙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航空GH2036合金硬度热处理优化及疲劳性能DIC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为探究热处理工艺参数对GH2036合金硬度及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四因素三水平正交热处理实验,对GH2036铁基高温合金的硬度性能进行优化,并分析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同时利用疲劳实验与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非接触全场应变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利用Y方向应变-疲劳寿命比的云图,直观地分析热处理后GH2036合金疲劳失效过程。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硬度性能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固溶时间、时效时间、时效温度,极差分析所得的最优热处理工艺为960℃/60 min+水冷+560℃/2 h;正交试验中最高显微维氏硬度(HV305.34)较未处理试样(HV260.41)提高17.3%;热处理后金相组织基体为奥氏体,增强相为第二相碳化物,显微硬度值随着奥氏体中的第二相碳化物含量的增加而升高;热处理后平均疲劳寿命(942372次循环)较未处理试样(450800次循环)提高109%,疲劳性能明显优化。
- 褚玉龙张长田潘雪纯季春明季春明
- 关键词:显微硬度
- 低周疲劳试验寿命预测模型分析及其对断口硬度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能够对材料的疲劳失效有更加科学的预测,采用Instron 8803液压伺服疲劳机对45#钢在±0.5%,±1.0%,±1.2%,±1.5%,±2.0%5个应变幅值下进行低周疲劳试验,对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寿命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评测,发现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法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使用Hitachi S-3400N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不同应变幅下疲劳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裂纹源形成原因及扩展趋势;用Matsuzawa显微硬度计测量疲劳断口截面径向及轴向硬度值变化,以评测循环加载对疲劳特征区强化程度的差异,发现断口径向硬度值沿近中心位置至边缘呈波动递增趋势,而轴向硬度值随与断口的距离增大变化不大,且经过疲劳强化后,断口径向截面平均硬度明显高于原始状态。
- 陈亚军褚玉龙杨旭东吴腾
- 关键词:显微硬度断口形貌
- 不同温度下1Cr18Ni9Ti钢高温疲劳与蠕变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高温疲劳与蠕变的交互作用,分别在600,625,650,675,700℃下对1Cr18Ni9Ti钢进行静态蠕变试验和高温疲劳-蠕变试验,得到了蠕变寿命和高温疲劳-蠕变寿命,并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疲劳寿命;之后,综合上述数据计算出了蠕变损伤和高温疲劳损伤,再结合带交互作用系数的寿命预测公式得到了不同温度下高温疲劳和蠕变的交互作用系数,最后研究了温度对交互作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低于625℃时,交互作用系数为负数;温度高于625℃时,交互作用系数为正数;随着温度升高,交互作用曲线向蠕变损伤方向弯曲。
- 陈亚军高春瑾杨旭东褚玉龙
- 关键词:高温疲劳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