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接受HR-HPV及TCT检测的1426例患者,并行阴道镜活检做病理组织学诊断,对TCT、HR-HPV以及TCT联合HR-HPV检测结果分析。结果: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TCT检测阳性率呈显著升高趋势,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重感染患者中,其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至SCC患者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着CIN分级的增加HR-HPV检测阳性率而显著升高,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T联合HPV检测中,CINⅠ~CINⅢ级及SCC组HPV感染均非常显著高于宫颈炎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R-HPV检测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TCT、HR-HPV单独检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联合TCT在宫颈癌筛查中较单一检测可明显减少漏诊率、误诊率,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早期介入治疗,降低宫颈癌患者发病率及病死率。
- 王艳君张静
- 关键词:高危HPVTCT宫颈癌筛查阴道镜活检
- 自拟扶正升白汤剂辨证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升白汤辨证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宝鸡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化疗的100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两个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自拟扶正升白汤辨证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恶性肿瘤的改善率以及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2(IL-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卡氏评分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恶性肿瘤的改善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为(11.25±3.02)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2.12)ng/mL,GM-CSF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为(1.02±0.21)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0.3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为(79.23±5.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2±5.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扶正升白汤剂辨证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后化疗患者效果显著,其可减轻患者骨髓抑制状况,抑制外周血细胞下降,提高免疫力及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张静高芳庭王艳君
-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骨髓抑制毒副反应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结果】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调强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2个月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2C30)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膀胱炎、骨髓抑制、发热、放射性肠炎、注射部位疼痛等,观察组除发热、注射部位疼痛外,其他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ORTC2C30评分为(16.42±3.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31±2.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腔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艳君张静
- 关键词:腺病毒科调强适形
- 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内分泌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克罗米酚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内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治疗,研究组给予克罗米酚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排卵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卵泡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优势卵泡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月经稀发、痤疮、体毛增多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罗米酚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能够促进患者排卵,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同时对激素水平有更好的调节和稳定作用,有利于患者发生妊娠,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汪红娟张静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酚二甲双胍内分泌
- 对比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再生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再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自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2例宫腔妊娠物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宫腔镜冷刀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经济费用),术后恢复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恢复正常时间],术前及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一次性治愈率、月经量减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52±5.32)h,短于对照组[(23.09±6.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苏醒时间、经济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术后HC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1.09±0.24)、(6.01±1.98)、(29.56±4.87)、(7.68±1.83)d,均短于对照组[(1.21±0.18)、(8.25±2.70)、(33.15±6.82)、(10.01±2.3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RI、PI分别为(8.96±1.57)mm、0.54±0.09、0.80±0.16,均大于对照组[(7.05±1.36)mm、0.42±0.05、0.7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量减少率为2.44%,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冷刀技术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妊娠物残留的疗效�
- 张静郑建军徐珲
- 关键词:宫腔镜宫腔镜电切术疗效
- 补血活血汤治疗宫外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对补血活血汤治疗宫外孕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选择保守方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共计38例,给予补血活血汤加减治疗。观察患者HCG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包块大小变化,观察服药7d后的疗效。以及停经天数、包块大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有2例患者7d后包块消失,HCG达到正常,占5.26%,有7例患者HCG未降低,其中5例患者症状略有改善,2例患者因为急性内出血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经过7d治疗,患者HCG水平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块大小较治疗前略缩小,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停经时间看,≤50d的治愈率要高于>50d,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包块大小来看,≤4cm的治愈率要高于>4cm,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个痊愈患者出现在停经时间≤50d,包块大小≤4cm的范围内。结论:补血活血汤对宫外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停经时间短、包块小的患者疗效更佳。
- 林文静张静张丽丽
- 健脾和胃辨证中药方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的效果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辨证中药方治疗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副反应的效果,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组通过健脾和胃辨证中药方治疗一个疗程。疗程结束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消化道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40.00%vs 65.00%)、腹泻(45.00%vs 63.33%)、食欲减退(16.67%vs 33.33%)、味觉异常(36.67%vs 71.67%)、便秘(38.33%vs 56.67%)及胃胀胃痛(36.67%vs 55.00%)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情绪功能[(60.42±8.26)分vs(47.29±4.32)分]、角色功能[(60.84±9.47)分vs(54.21±5.37)分]、躯体功能[(67.53±11.68)分vs(56.37±7.24)分]、社会功能[(59.52±8.73)分vs(50.25±7.38)分]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和胃辨证中药方可有效降低妇科肿瘤化疗后患者的消化道毒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静高芳庭王艳君
- 关键词:妇科肿瘤化疗消化道副反应
- 阴道镜、活检及宫颈管诊刮对宫颈病变妇女的诊断效果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及宫颈管诊刮对宫颈病变妇女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都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和宫颈管诊刮。结果66例年龄<50岁患者中Ⅰ型转化区28例(42.42%),Ⅱ型转化区20例(30.30%),Ⅲ型转化区18例(27.27%),35例年龄>50岁患者中Ⅰ型转化区1例(2.86%),Ⅱ型转化区2例(5.71%),Ⅲ型转化区32例(91.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67例,符合率为66.34%,其中慢性炎症符合43例,CINⅠ级符合9例,CINⅡ级+CINⅡ~Ⅲ级符合4例,CINⅢ级符合2例,可疑浸润癌符合10例。结论宫颈转化区类型与年龄呈正相关,阴道镜、活检及宫颈管诊刮能够提高宫颈癌诊断准确率,阴道镜可以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阴道受侵,为宫颈癌分期提供依据。
- 汪红娟张静
- 关键词:阴道镜宫颈病变
- 单孔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诊治的56例DI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控镇痛系统使用率、中转开腹手术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24 h及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个月Vancouver疤痕评分(VSS)、患者瘢痕评价(PSAS)及观察者瘢痕评价(OSAS);另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控镇痛系统使用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VSS、PSAS及O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SH、E2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FT3、FT4及TSH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及观察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43%,与对照组的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DIE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王秀娟张静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性激素、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性激素、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宝鸡市中心医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绝经后是否出现骨质疏松分为2组。对照组为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试验组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比较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细胞因子、骨密度及血清性激素等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腰椎骨密度为(0.62±0.08)g/c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4±0.14)g/cm2(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分别为(104.32±11.32)pmol/L与(153.38±15.43)p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白介素-6为(116.54±17.4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21±7.32)pg/mL(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N-骨钙素水平分别为(32.32±4.10)ng/mL与(17.43±1.90)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雌激素水平降低,机体内不同代谢指标均发生较大变化,导致患者骨质疏松症病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 张静李小宏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细胞因子性激素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