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昕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癌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1篇胆红素
  • 1篇性激素
  • 1篇性激素变化
  • 1篇血清直接胆红...
  • 1篇血清总胆红素
  • 1篇血症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阴道
  • 1篇阴道微生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直接胆红素
  • 1篇指数对
  • 1篇质控
  • 1篇质控指标
  • 1篇质量指标
  • 1篇中老年

机构

  • 1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昕
  • 2篇何亮
  • 2篇邓苙
  • 2篇杨宏英
  • 2篇段勇
  • 2篇刘子杰
  • 2篇郭翀
  • 2篇丛林海
  • 1篇李轶勋
  • 1篇晋臻
  • 1篇飞勇
  • 1篇汤勇
  • 1篇李艳红
  • 1篇张艳亮
  • 1篇王潇
  • 1篇武坤
  • 1篇宋贵波
  • 1篇王冰
  • 1篇张慧
  • 1篇沈正海

传媒

  • 3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特点,为宫颈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n=65)、宫颈癌患者(n=51)和同期体检健康女性(n=88)为研究对象,收集阴道拭子,通过显微镜镜检进行微生态评价。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在菌群密集度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群多样性、优势菌、pH、Nugent评分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健康组在菌群密集度、优势菌、pH、Nugent评分构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菌群多样性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调,以宫颈癌失调最为显著。尽早发现阴道微生态失调,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防治宫颈癌。
谭丁及尹洪莉朱锐张曦余鑫飞勇李昕段铭何亮杨宏英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乳杆菌
共生菌与卵巢癌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卵巢癌治疗后的复发和耐药是临床难以攻克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体内共生菌的变化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女性内生殖器和肠道共生菌的改变可能导致卵巢癌的易感性或发展,而卵巢癌的进展又可能反过来影响内生殖器各部位菌群的组成。另外,共生菌对卵巢癌相关化疗药物的抗肿瘤疗效也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部分共生菌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增强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共生菌的存在可能促进肿瘤的耐药。本文就女性内生殖器和共生菌的改变与卵巢癌的关系以及共生菌对卵巢癌相关化疗药物抗肿瘤疗效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对卵巢癌的筛查、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李昕谭丁及沈正海段铭何亮尹洪莉杨宏英
关键词:共生菌卵巢癌化疗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合并EB病毒感染与肝硬化发生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424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306例,其中合并EB病毒感染者1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41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者118例,其中合并EB病毒感染者6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41例。以卡方检验分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合并EB病毒感染与肝硬化的相关性。以Logistic回归调整抗病毒治疗史、饮酒、病程、性别、年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后分析EB病毒与肝硬化的相关性,采用Mann-Whitney检验分析ALT、AST、ALT/AST、TBA、TBil、DBil在不同组间的差异。结果卡方检验结果表明EB病毒与丙型肝炎肝硬化有显著相关性(P=0.018),与乙型肝炎无显著相关性(P=0.342)。经Logistic回归调整后EB病毒与丙型肝炎肝硬化仍有一定相关性(P=0.05)。Mann-Whitney检验结果发现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及丙型肝炎与肝硬化组比较,ALT、ALT/AST、TBA、TBil、DBil差异有显著性,而与EB病毒感染无关。结论 EB病毒感染与丙型肝炎肝硬化有一定相关性,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患者是否感染EB病毒对ALT、AST、ALT/AST、TBA、TBil、DBil无明显影响。
杨玉奇张慧李昕王冰刘子杰
关键词:EB病毒肝硬化
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比值变化,及其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住院的364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抑郁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994例作为对照组,按性别和年龄分为年轻男性抑郁组、老年男性抑郁组、年轻女性抑郁组、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组、老年女性抑郁组。测定纳入对象血清性激素水平,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病例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抑郁组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之间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抑郁组性激素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 抑郁症患者泌乳素(prolactin, PRL)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 0.05)。结论: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HAMD、HAMA评分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性激素指标可作为抑郁症患者的早期诊治参考。
徐燕美段勇段勇徐安辉李昕
关键词:抑郁性激素HAMD评分
基于医学检验大数据建立与验证昆明地区人群胆红素的生物参考区间被引量:1
2019年
生物参考区间是解释、分析检验结果的依据,可直接采用国家权威机构或权威刊物发表的适合实验室的生物参考区间,也可自行建立或直接引用试剂供应商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但需对引用的生物参考区间进行验证确认[1,2]。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众多学者提出利用实验室储存的大量数据,建立以数学统计模式为基础的生物参考区间(间接法)[3],并被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和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共同颁布的导则EP28-A3c所认可。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行业标准WS/T 404.4-2018《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该行业标准的参考样本选择了东北(沈阳)、华北(北京)、西北(西安)、华东(上海)、华南(广州)和西南(成都)6地区城乡居民。
李昕贾正仙
关键词: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生物参考区间
对15项临床检验专业质控指标5年统计与分析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15项临床检验专业质控指标的监测、分析,探讨如何合理利用15项质量指标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完成的相关数据,回顾性统计分析标本类型错误率、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危急值通报率等15项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结果检验前质量指标的监测显示,除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未建立质量目标外,其余各质量指标基本满足质量目标。检验中质量指标的监测显示,除部分项目未开展日常室内质量控制外,其余指标均满足质量目标要求。检验后质量指标的监测显示,各指标的监测结果均满足体系质量目标的要求,但危急值通报率及危急值通报及时率均有改进提升的空间。结论通过对15项质量指标进行分专业、分项目的设置质量目标,结合LIS实现自动化的监测、统计、分析,可以促进整个医学检验科质量体系建设的不断持续完善。
郭翀刘子杰宋贵波李昕王潇段勇
关键词:质量指标卫生保健
沉默DNMT1减弱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沉默DNA甲基转移酶(DNMT1)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内抑癌基因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构建DNMT1 siRNAi质粒,将DNMT1 siRNAi转染至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中,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DNMT1基因和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利用甲基化PCR检测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DNMT1基因后Wnt/β-catenin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DNMT1 mRNA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成功转染72 h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WIF-1基因处于完全甲基化状态,而实验组WIF-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MSP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未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增加,而甲基化的WIF-1引物扩增出的PCR产物含量显著降低。转染成功48 h后,实验组的OD值、活细胞数及集落形成数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K562细胞中β-actin、myc、cyclin D1和TCF-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沉默DNMT1基因能够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逆转WIF-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水平,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武坤晋臻李轶勋李昕程沈菊李艳红郭翀
关键词:DNA甲基转移酶1高甲基化
用6σ规则和质量目标指数对常规化学项目质控进行回顾性分析
2019年
目的:应用6σ规则,对常规化学项目现有检测方法实际性能进行评价,选择最佳的质量控制规则,通过质量目标指数指导质量改进方向,为设计更优质的室内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允许总误差(TEa%)分别来源于美国CLIA’88能力验证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3-2012,不精密度(CV%)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近一年17个常规生化项目室内质控的累计变异系数,偏倚来源于2018年卫生部临检中心正确度系列分析结果,使用6σ质量控制规则和质量目标指数(QGI)对本实验室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方案和改进方向。结果:用美国CLIA’88能力验证标准及质量目标指数:8个项目性能>6σ水平,4个项目达到5σ~6σ,2个项目达到4σ~5σ,2个项目达到2σ~3σ,BUN<2σ;7个项目优先改进精密度,1个项目精密度正确度均需改进,BUN优先改进正确度。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行业标准WS/T403-2012及质量目标指数:2个项目性能>6σ水平;4个项目达到4σ~5σ;7个项目达到3σ~4σ;2个项目达到2σ~3σ;BUN,ALB<2σ;10个项目优先改进精密度,3个项目精密度正确度均需改进,Cre,BUN优先改进正确度。结论:实验室可以通过应用6σ规则和质量目标指数(QGI)来回顾性的分析室内质控,结合临床需求进行分析对室内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并提供改进方向。
王晓君李昕
关键词:精密度
外周血T-SPOT.TB和TB-Ab联合TB-DNA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T-SPOT.TB、TB-Ab和呼吸道标本TB-DNA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5年1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菌阴肺结核130例、菌阳肺结核45例及非结核肺部疾病202例临床资料,分析3组患者外周血T-SPOT.TB、TB-Ab和呼吸道标本TB-DNA的检测结果,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和约登指数,并比较3种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外周血T-SPOT.TB,TB-Ab和呼吸道标本TB-DNA3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1.00%、49.07%、74.29%,特异度分别为72.94%、63.44%、98.77%;3种检测方法在菌阴肺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3.08%、53.08%、38.46%,3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1.54%,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外周血T-SPOT.TB、TB-Ab和呼吸道标本TB-DNA联合检测明显提高了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苏洋李昕张艳亮贾正仙
关键词: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核抗体菌阴肺结核
miR-26a-5p调控SLC26A4挽救听力减退在耳聋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检测miR-26a-5p和SLC26A4在耳聋小鼠和听力损失小鼠中的表达变化,以此研究miR-26a-5p调控SLC26A4挽救听力减退的作用。方法通过构建小鼠听力损失模型和小鼠耳聋模型,使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检测小鼠右耳的听力来鉴定模型的构建是否成功。使用qPCR实验检测miR-26a-5p和SLC26A4在小鼠听力损失和耳聋后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argetScan网站预测miR-26a-5p靶向结合SLC26A4的具体位点,对小鼠注射miR-26a-5p和SLC26A4的干扰和过表达载体,继续检测miR-26a-5p和SLC26A4的表达变化。结果在小鼠听力损失和耳聋后,miR-26a-5p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SLC26A4表达明显升高(P<0.05),在小鼠注射antagomir后,miR-26a-5p明显下调(P=0.047),同时SLC26A4显著上调(P=0.014),同时小鼠听力阈值明显降低(P<0.05),而在注射miR-26a-5p agomir后结果恰恰相反。结论miR-26a-5p可以通过SLC26A4从而降低听力减退以此抑制耳聋的发生。
丛林海汤勇殷家志邓苙高慧芳方红丽李昕
关键词:听力减退耳聋SLC26A4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