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活用科学推理 发展科学思维——以归纳和演绎推理为例
- 2024年
- 科学推理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要素,归纳和演绎是两种常用的科学推理方法。应用归纳和演绎推理对典型高考试题进行探析,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与科学思维。
- 李宁丁庆红孙德峰
- 关键词:科学思维
- “双减”背景下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以人教版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为例被引量:8
- 2023年
-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深化.落实“双减”要求的作业设计应当通过设计适当数量、更高质量的作业对“教”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以求进一步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
- 刘芳孙德峰
- “半偏法”不“半偏”误差增大还是减小--“半偏法”测量电表内阻的误差分析
- 2021年
- “半偏法”为测量电表内阻的方法之一,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论证可知“半偏法”不“半偏”也可测量电表内阻,其测量时的误差与指针偏转角度无关.
- 孙德峰刘芳
- 关键词:电表内阻
- 对教材中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探究
- 2022年
- 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猜想变速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均匀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常见的匀变速直线运功;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或称之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这种另类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模型隐含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中,对其规律的探究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 孙德峰刘芳
- 关键词:课程标准
- 深度学习视域下指向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设计——以“多普勒效应”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物理课堂教学应当以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为目标,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设计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以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
- 刘芳孙德峰
- 关键词:高阶思维
- 精研高考命题方向 把脉课程改革趋势——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图像类问题赏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图像是物理学中描述问题情景和物理过程的方式之一,图像类问题信息丰富、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高频考点。以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三套试题中物理实验图像类问题为例,从试题命制角度分析其在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方面,以及对行进中的课程改革所起到的引导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
- 刘芳孙德峰李宝才
-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考命题
- 巧用课堂生成性问题 助推师生共同成长——“汽车起动问题”课堂展示及教学思考被引量:1
- 2016年
- 汽车起动的过程是指汽车从静止开始到达最大速度的过程。汽车的起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额定功率起动,另一个是以恒定加速度起动。
- 刘芳孙德峰
- 关键词:师生共同成长教学思考课堂额定功率
- 高考试题衔接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考查落地生根——以北京卷高考第20题解析为例看“科学思维”角度的素养考查被引量:1
- 2018年
- 以2018年北京卷第20题为例,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物理试题中如何考查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 刘芳孙德峰
- 关键词:高考科学思维
- 运动合成与分解中关于“道”与“术”的思考——2023年北京高考实验题赏析
- 2024年
- 对2023年北京卷等级考试物理第16(4)题进行评析与方法拓展,反思高考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给出备考的具体建议.
- 孙德峰刘芳
- 关键词:高考物理教学
- 对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问题的深入讨论
- 2024年
- 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误差分析是实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改进实验、达成实验目的的关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学生熟知的减小偶然误差的重要操作,正确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减小偶然误差,错误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不仅不能减小实验误差,更将直接导致科学性错误.
- 刘芳孙德峰郑萌萌
- 关键词:物理实验偶然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