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采油污水组成性质对压裂液性能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为确定甘谷驿油矿采油污水处理后能否配制压裂液,通过对采油污水的性质、组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采油污水配制压裂液时,采油污水中的乳化油、悬浮物、无机盐及Ca2+、Mg2+离子都会对压裂液产生影响。其中乳化油和悬浮物的影响可以通过污水处理法来消除,由于污水处理法无法消除无机盐及Ca2+、Mg2+离子的影响,故采用提高pH值、改变交联液的组成和交联比的方法消除其对压裂液性能的负面影响。通过实验得出用采油污水配制压裂液时的最佳pH值为8.20。因此,采油污水可以用来配制压裂液。
- 李倩李智伟
- 关键词:压裂液影响因素
-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及其含油污泥修复性能
- 2024年
- 为提高微生物修复含油土壤效果,本研究从油田含油土壤中筛选出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R、J、C及K,通过16S rDNA分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红城红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这几株菌均能代谢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对原油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通过拮抗实验、表面张力测定以及对石油烃不同组分的降解性能分析,并结合优势互补原则最终确定将菌株R、K、J和C按1∶1∶1∶1进行复配以构建高效复合降解菌群。复合菌群能够发挥不同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性能,在相同条件下对石油烃降解率达到91.2%,明显优于单菌株。通过现场实验发现,采用复合菌剂对含油土壤进行生物强化处理60d后,土壤中的含油量从初始的4.97%下降到了0.34%,达到国家耕地二类标准,表明该菌群在含油土壤修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孙妩娟李倩李小玲石华强杨志成柯从玉王嗣昌张群正
- 关键词:含油土壤微生物修复生物降解菌种筛选
- ICP-AES法测定压裂返排液中镧系示踪剂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采用ICP-AES法通过逐级稀释确定了镧系金属元素的检出限,并研究了不同金属阳离子和有机物对镧系金属元素测定的影响,提出分别采用基体匹配和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消除二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镧系金属元素La、Ce、Pr和Nd的检测下限分别为0.025、0.010、0.050和0.050 mg/L;Na+、Ca2+、Mg2+和有机物都会大大影响镧系金属元素的测定结果,通过使用模拟油田污水建立标准曲线,可有效降低测量金属阳离子产生的误差,硝酸-双氧水半干式消解法可有效消除有机物对测定的影响。通过加标回收实验得出此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89%~106%之间,满足压裂示踪剂的定量测定要求。
- 马云李倩田培蓉黄风林孙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