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媛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学科
  • 1篇图式
  • 1篇中世纪
  • 1篇乌托邦
  • 1篇模仿
  • 1篇魔力
  • 1篇跨越学科
  • 1篇建筑
  • 1篇建筑艺术

机构

  • 4篇中国美术学院

作者

  • 4篇方媛

传媒

  • 1篇艺术科技
  • 1篇明日风尚
  • 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艺术品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科学与艺术——暗箱在17世纪荷兰绘画的使用被引量:1
2016年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艺术家始终把视觉审美的可能性和视觉的科学规律联系起来。除了透视法、人体解剖等科学规律之外,科学仪器也是艺术家呈现视觉真实必备的工具,但遗憾的是,后者一直被历史忽略。本文试图通过17世纪荷兰画派画家维米尔的绘画,展示画家画面效果与暗箱之间的联系,揭示暗箱作为捕捉视觉的工具对艺术家带来的灵感和给予画面的效果。
方媛
浅析高迪的建筑艺术
2019年
安东尼亚·高迪是西班牙历史上最知名的建筑师,被称为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的最大代表。高迪的作品享誉全球,1984年至2005年间,他的七件作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本文通过分析高迪与他的时代和传统的关系,从而理解高迪受到广泛赞誉的建筑语言。
方媛
关键词:跨越学科
设计乌托邦——解读威廉·莫里斯
2015年
是19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他重视传统手工艺,力图通过其复兴来消除工业生产造成的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弊端。莫里斯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大革命完成之际,对机器的否定注定了这一理想无法实现。本文通过展示莫里斯的设计关注和时代图景,解读莫里斯及其所代表的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特质。
方媛
关键词:中世纪
图式的魔力
2015年
《最后的晚餐》作为西方历史中最"长命"的题材,从古罗马晚期一直延续到当代。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它,它的变化影射出时代风格、思想观念、审美的变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关注点。莱奥纳多·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这个题材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后的很多西方艺术家在演绎这个题材时或多或少会有达·芬奇图式的影子,这种深深烙印在艺术内部的模仿有力地印证了英国美术史学家贡布里希的图式理论。
方媛
关键词:图式模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