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3篇细胞
  • 2篇生存期
  • 2篇晚期
  • 2篇淋巴
  • 2篇癌组织
  • 2篇MIR
  • 2篇存期
  • 1篇新辅助治疗
  • 1篇血小板
  • 1篇抑制剂
  • 1篇抑制剂治疗
  • 1篇预后
  • 1篇制剂
  • 1篇乳腺癌组织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南通大学附属...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5篇高湘湘
  • 5篇金聪慧
  • 4篇倪静怡
  • 1篇李兴慧
  • 1篇陈佳
  • 1篇葛伯建
  • 1篇林兰
  • 1篇刘益飞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靶向miR-592/PIK3CA的lncRNA-XIST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的作用机制探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靶向miR-592/PIK3CA的lncRNA-XIST对乳腺癌细胞裸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我院收集的2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对比lncRNA XIST、miR-592及PIK3CA的表达水平。培养MCF-10A、MCF-7、BT-549、MDA-MB-468、HSS578T细胞,对比不同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XIST、mi R-592及PIK3CA的表达。建立MCF-7裸鼠移植瘤模型建立,将其分为对照组、si-NC组、si-XIST组、pcDNA-NC组、pcDNA-XIST组,对比不同组荷瘤裸鼠生存情况及各组肿瘤体积、抑瘤率。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Bax蛋白表达,之后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乳腺癌组织中的lncRNA XIST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低,miR-592、PIK3CA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高(P<0.05)。与MCF-10A正常乳腺癌细胞相比,MCF-7乳腺癌细胞中lncRNA XIST表达最低,miR-592、PIK3CA表达最高,选择MCF-7乳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行后续研究。对照组、si-NC组、pcDNA-NC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si-NC组、pcDNA-NC组的抑瘤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si-XIST组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明显增加(P<0.05),抑瘤率为-40.04±5.24%,pcDNA-XIST组肿瘤体积、肿瘤重量明显降低(P<0.05),抑瘤率为54.29±7.89%。对照组、si-NC组、pcDNA-NC组的MMP-2、MMP-9、Bax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si-NC组、pcDNA-NC组相比,si-XIST组的MMP-2、MMP-9明显升高,Bax明显降低,pcDNA-XIST组的MMP-2、MMP-9明显降低,Bax明显升高(P<0.05)。与mimic NC相比,mi R-592 mimic组中XIST-WT、PIK3CA-WT细胞中荧光活性明显降低(P<0.05),两组XIST-MUT、PIK3CA-MUT细胞中荧光活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XIST可能通过海绵化miR-592来调控PIK3CA表达水平,降低MMP-2、MMP-9水平,提高Bax水平,进而抑制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
金聪慧苗波波李桃倪静怡张珣磊张葆春高湘湘
关键词:乳腺癌裸鼠
DLC-1基因在晚期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DLC-1基因在晚期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方法对72例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进行DLC-1基因扩增检测,然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不同组别患者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分析DLC-1基因的表达状况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2例肺癌标本组织中有9例的DCL-1基因表达阳性(12.5%),与之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有50例DCL-1基因表达阳性(66.7%),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7,P〈0.001)。对72例肺癌患者随访1年后发现:DLC-1基因的表达状况与患者的组织学、组织分化、复发或转移相关(χ~2=18.67,P〈0.001),与患者的1年生存相关(χ~2=6.81,P〈0.01)。结论 DLC-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或者低表达,并与肺癌患者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
高湘湘葛伯建林兰刘益飞金聪慧
关键词:MRNA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在南通市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的72例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新辅助治疗前后PLR、NLR的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R、NLR及其变化对新辅助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PLR、治疗前NLR、治疗前后PLR的差值(ΔPLR)、治疗前后NLR的差值(ΔNLR)预测p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20、0.505、0.724及0.686,截断值分别为269.231、2.559、-2.840及-1.457,根据截断值分组。治疗前N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均P>0.05),治疗前PLR与肿瘤长径相关(P=0.029),ΔPLR与孕激素受体表达(P=0.02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P<0.001)、分子分型(P<0.001)、N分期(P=0.002)、临床分期(P=0.002)及治疗方案(P<0.001)均相关,ΔNLR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P=0.002)、分子分型(P=0.024)、肿瘤长径(P=0.007)、神经侵犯(P=0.006)、N分期(P=0.006)、临床分期(P=0.016)及治疗方案(P=0.014)均相关。ΔPLR、ΔNLR是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达pCR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Ⅲ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ΔPLR和ΔNLR较高者预后较好。
倪静怡张珣磊张葆春高湘湘李兴慧金聪慧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治疗
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croRNA,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取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检测miR-592表达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miR-592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miR-59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记录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分析miR-592与乳腺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R-592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显色比例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miR-592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iR-592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者进行4年随访,miR-592高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为40.37(18.47~60.00)个月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30.57(13.57~60.00)个月。结论:miR-592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状态,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且miR-592低表达可能意味着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金聪慧李桃倪静怡张葆春高湘湘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生存期
CDK4/6抑制剂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ormone receptor 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70例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预后因素,总结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70例HR+/HER2-晚期乳腺癌中接受阿贝西利治疗>6个月的患者30例(42.9%),客观缓解率为44.3%,疾病控制率为67.1%。与阿贝西利一线治疗组相比,哌柏西利转阿贝西利组PFS的HR为5.4(95%CI:1.1~26.4,P=0.04)。不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42.9%)和腹痛腹泻(10.0%)最常见。结论: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良好。
倪静怡陈佳张葆春高湘湘金聪慧
关键词:乳腺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