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磊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PICCO监...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症状
  • 1篇支镜
  • 1篇衰竭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患者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管理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机构

  • 4篇新昌县人民医...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于磊
  • 2篇明自强
  • 1篇潘少兰
  • 1篇邢佳
  • 1篇吕银祥
  • 1篇俞林明
  • 1篇高翔
  • 1篇王洁樑
  • 1篇崔杰
  • 1篇于晓明
  • 1篇高翔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健康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脑钠肽与PICCO监测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高翔于磊忻洁于晓明王洁樑潘少兰
科技项目研究于2012年1月启动,2015年4月完成。启动三年后作课题研究小结,共收集有效样本50例,总结研究成果并申请验收。研究结果显示:乌司他丁可以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心功能和预后。阐明了乌司他丁可以调节重度脓毒症患者...
关键词:
关键词:脓毒症乌司他丁
中药解郁止痛方治疗伴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解郁止痛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郁止痛方加减治疗4周,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前,两组心绞痛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HAMA)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A、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郁止痛方治疗伴抑郁症状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并对抑郁症状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于磊高翔邢佳崔杰
关键词:伴抑郁症状冠心病心绞痛
picco监测下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fput,Pi CCO)监测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AHF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参照《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心功能水平,picco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 Lw I),比较治疗组死亡和存活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6d的Ev Lw I值。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平均室壁应力(MWS)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d和6d,治疗组患者CI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GEDI、SVRI、Ev Lw I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存活组患者Ev Lw I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参麦注射液可改善AHF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picco动态监测Ev Lw I可能对评估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于磊明自强忻洁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急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学
纤支镜辅助在经皮气管切开术中的应用技巧
2024年
目的探讨纤支镜辅助下进行经皮气管切开术(PDT)的应用技巧与临床经验,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纤支镜直视下完成手术。对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以及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电图、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成功率高达100.00%,手术时间为(8.19±2.05)min,术中出血量为(5.29±2.08)mL,术后出血量为(5.51±2.24)mL,表明手术过程微创高效。仅2例患者在特定操作时经历短暂的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9%,其余患者血氧饱和度始终保持在90%以上,且手术期间呼吸频率、心电图、MAP均稳定无显著波动。仅1例患者出现轻微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无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且无严重感染或气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辅助下的PDT不仅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出血量,而且有效控制了血氧饱和度,维持了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此外,纤支镜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感染和气道狭窄的发生,为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气道管理途径。
吴柳平于磊
关键词:纤支镜经皮气管切开术脑卒中气道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