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琴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室壁分层分析技术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运用室壁分层分析技术评价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室壁三层心肌运动情况及其预测左室重塑的能力。方法 纳入成功行直接冠脉介入(P-PCI)的初次STEMI患者39例及30例正常对照。在P-PCI术后48h内(随访前)及6个月时(随访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三维心功能及室壁长轴及圆周内、中、外三层应变。结果 1 STEMI患者随访前室壁长轴内层应变高于外层(P〈0.01),圆周分层应变由内向外减小(P〈0.01)。左室壁长轴及圆周三层应变随访时均较随访前增高(P〈0.01),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左室重塑组随访前、随访时左室壁分层应变低于非重塑组(P〈0.05),两组随访时分层应变均较随访前增高(P〈0.05)。3长轴外层应变是左室重塑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比:3.332,95%可信区间:1.124~3.882,P=0.03),其预测左室重塑切点值为-9%(敏感度89.5%,特异度70.2%)。结论 P-PCI术后48h内STEMI患者室壁应变从内层向外层减低,左室重塑组心肌功能低于非重塑组,左室壁长轴外层应变可独立预测STEMI患者的左室重塑。
- 黄鹤刘晓琴黄宝涛姚鸿梅张晓玲
- 关键词:心肌梗死左室重塑
- 超重、肥胖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超重、肥胖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变化,并探究心功能影响因素。本文将受试者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各纳入34人,运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析比较三组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超重、肥胖组患者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圆周峰值应变(GCS)、面积峰值应变(GAS)及径向峰值应变(GRS)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速度与左室整体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之比(E/e′sr)(r=0.466,P<0.001)以及GLS(r=0.502,P<0.001)、GCS(r=0.426,P<0.001)、GAS(r=0.535,P<0.001)、GRS(r=-0.554,P<0.001)等均与体重指数(BMI)相关;E/e′sr(r=0.37,P=0.003)、GLS(r=0.455,P<0.001)、GCS(r=0.282,P=0.02)、GAS(r=0.412,P<0.001)及GRS(r=-0.471,P<0.001)均与游离脂肪酸(FFA)相关;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发现BMI与E/e′sr、GLS、GCS、GAS及GRS独立相关,腰臀比(WHR)与GLS、GCS、GAS及GRS独立相关,FFA与E/e′sr独立相关(P<0.05)。研究表明超重、肥胖患者存在心脏结构改变及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受损,BMI、WHR、FFA可能是超重、肥胖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
- 张艳梅韩丽娜黄鹤余叶蓉李江波刘晓琴
- 关键词:体重指数游离脂肪酸